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3.7°C-3.7°C
澳元 : 人民币=4.83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一线城市“抢菜”攻略:吃到绿叶菜有多难?(组图)

2020-01-30 来源: 显微故事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日零点的青菜大战

零点一到,张晓莹火速点开盒马鲜生。菠菜、西红柿、土豆、豆苗……她熟练得把每一项蔬菜添加到购物车。就在一分钟前,这些蔬菜的图标上还显示“今日售完”。哪怕没有销售完的产品,也不能加入购物车,因为系统会提示你“盒马小哥约满了了,建议你到门店选购”。

一线城市“抢菜”攻略:吃到绿叶菜有多难?(组图) - 1

张晓莹花了5分钟,添加完需要的菜品以后,系统马上又提示有些蔬菜已经没有库存了。“太可怕了,我想吃个青菜就那么难吗?”张晓莹一边重新找可选的蔬菜,一边抱怨道。最后,她只在盒马里抢到了一串葡萄,三条香蕉。“明天又没有青菜可以吃了”,战绩不佳,张晓莹气地把手机往沙发上一扔。

抢完了蔬菜,张晓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抱怨:“没想到,青菜,成为了口罩、消毒液之外的防疫硬通货”。结果许多朋友都在下面留言,给她提供了其他的“抢购指南”:“每日优鲜晚上上货,第二天配送,你现在下单还有!”“美菜网现在可以对个人用户配送了,刚刚我就下单了好多青菜”。“实测早上9点前美团买菜和京东到家、家乐福外卖有不少绿叶菜,但是10点以后就买不到了”“我现在每天晚上11点打开每日优鲜,基本都能赶上上新,顺利收获了菠菜、番茄、大葱等重要补给”。

一线城市“抢菜”攻略:吃到绿叶菜有多难?(组图) - 2
△ 盒马APP

受到了各方面建议的张晓莹如打了鸡血一样,火速通过了又下载了各个生鲜平台的APP,很多还是之前都没用过的。注册、登陆、添地址、选蔬菜,七拼八凑,在四个不同的平台上切换,张晓莹终于买到了一根莴笋。最难抢的是西红柿、菠菜还有香蕉。张晓莹,在盒马鲜生上零点前还能看到的西红柿图标,零点10分后,西红柿的图标就全部消失了。

因为买不到西红柿,张晓莹第二天一早去了附近的卜蜂莲花,但本该有西红柿的货架上依然空空如也。那边的菜农告诉她,“现在西红柿8块一斤的进价,很多人都不敢进了”。最后,兜兜转转,张晓莹只在附近的小区超市买到了20块钱四个西红柿。但另一方面,由于尽量避免出行聚餐,许多餐馆客流量锐减,餐馆之前的备菜无法消耗,只能直接搬到街边甩卖。

一线城市“抢菜”攻略:吃到绿叶菜有多难?(组图) - 3
△ 眉州东坡酒楼门口开始卖起了青菜

2

青菜成了硬通货

抢青菜成为了一线城市居民的独特风景线。许多在三四线城市的朋友很疑惑,问张晓莹,至于疯抢青菜吗?他们老家的菜市场、超市里青菜供应齐全,并不存在哄抢的情况。但在一线城市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张晓莹住在北京东四环边上的东恒时代小区。和二三线城市的菜店超市密集情况不同,最近的盒马鲜生也离张晓莹接近一公里,许多菜市场也还未开业,可以买到青菜的地方本身就有限。

张晓莹觉得,既然要居家隔离,自然是要减少出行。菜市场本身环境较为密闭,选菜、排队时都不得不和其他人有近距离接触,最好还是少去为佳。能够一次性多选购一些蔬菜,就能减少下楼的几率,减少被病毒感染的机会。因为网上买不到青菜,张晓莹只好第二天硬着头皮去门店里买。网上显示运力不足无法配送的青菜,在门店还是有的,只是可供选择的也不多。“只能碰上什么选什么”,张晓莹说,如果要起床迟了,下午再出门,那就什么都抢不到。

一线城市“抢菜”攻略:吃到绿叶菜有多难?(组图) - 4

期间,张晓莹的朋友发微信和她抱怨。对方下午一点出门,先后去了盒马鲜生、大悦城、还有家附近的超市,所有的地方都没有青菜了,最后只能买了一些泡面回家。

一线城市“抢菜”攻略:吃到绿叶菜有多难?(组图) - 5
△ 深圳市民哄抢青菜上海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有上海网友@香蕉味的DASEIN在微博上表示,“三年没有抢过双十一的我,现在要在国际大都市上海,零点抢青菜”。

一线城市“抢菜”攻略:吃到绿叶菜有多难?(组图) - 6
△ 上海大润发app盒马、叮咚买菜上的青菜全部脱销。门店超市早上新上青菜,八点就被抢光了。

一线城市“抢菜”攻略:吃到绿叶菜有多难?(组图) - 7

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上午10时,许多大型菜场的青菜基本上所剩不多。许多居家隔离的武汉市民说,“家里囤些青菜大米,哪怕只有大米,饿不着就可以了。”

一线城市“抢菜”攻略:吃到绿叶菜有多难?(组图) - 8
△ 武汉市一家超市菜价水涨船高。

家住武汉硚口区的程先生表示,目前路边大白菜七块钱一斤,大蒜15一斤。家乐福所有青菜一律10元一斤。青菜和大米并不好囤。华中地区由于疫情原因,每日优鲜这类生鲜电商的服务站点已全部打烊。点开武汉的美团外卖,所有的菜店都显示“已休息”。

一线城市“抢菜”攻略:吃到绿叶菜有多难?(组图) - 9

“虽然京东之类的平台都说春节不打烊,但点开你会发现你需要的东西都没货了”,程先生说。程先生在没有办法网上买菜后,只能开着私家车去成都伊藤洋华堂,听说那边的青菜供应比较充足。每日优鲜华北负责人表示,从除夕到今天,市场需求增幅明显,订单量增幅为去年同期的136%,初一订单量较去年涨幅增加227%。

此外,叮咚买菜的数据显示,近期,市民对手机买菜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大年三十的订单量同比上月增长超过300%,预计今年春节7天市民下单量将突破400万单。订单暴增,但是大家却依然抱怨买菜难,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3

疫情下的生鲜电商:压力和挑战

青菜也能成为疯抢对象,这件事情张晓莹是万万没想到的。在她老家福建泉州,楼下的菜农都还在正常卖菜,附近的永辉超市等卖场也能够供应蔬菜,网上生鲜平台有朴朴之类的,虽然配送时间不快,但也能勉强供应得了每天的蔬菜。但她还是打算计划提前回京。

随着武汉疫情爆发严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病例数量也逐步攀升。截至1月29日,北京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患者91例,此外上海80例、广东241例。第一大疫区武汉已经在1月23日宣布了封城的消息,北京也在1月28日至2月26日对部分旅客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担心无法及时返回北京,张晓莹着急地改签了机票,赶在大年初三就提前回来。

“如果都要坐牢,在大城市坐牢也比在小城市坐牢来得方便一些”,在回北京的路上,张晓莹这么盘算着。“大不了就叫外卖下楼取,或者通过生鲜电商网上买菜,大城市总比小城市在这方面方便得多。”但她没想到意外碰上了“青菜荒”。外卖也不是最佳选择。除了一部分春节期间本来就歇业的餐馆,有些坚持营业的餐馆也在近期收到了通知,为了防疫需求,不允许继续营业,延长关闭事件。这导致点外卖的时候可供选择的餐馆很少。点餐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甚至会把自己暴露在更大的感染风险之下。

1月26日,青岛市市北区确诊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女性患者,其丈夫是某外卖平台的送餐小哥,被列为了疑似感染对象。“我已经都不敢叫外卖了,烹饪好的食物还是尽量避免吧”,张晓莹说,“没法知道烹饪和包装过程是不是卫生,万一厨师对菜打了喷嚏呢?万一送外卖的小哥也被传染了呢?”抢购、囤蔬菜,都给本身就处于运力不足的生鲜电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以往对外宣称30分钟内送达的生鲜平台,在春节期间几乎全都无法准时履约。

每日优鲜针对部分地区的配送时间和运费做了调整。1月26日ー1月30日,华北区的营业时间调整为上午9:00-下午21:00,每日21点停止营业,21点后付款订单默认将在第二天送达。1月23日ー1月30日,华北区的配送时效全部调整为2小时达。“以往正常情况下,大家经常一单就买两颗菜,一瓶奶,一个小哥一趟可以送五六个订单”,盒马鲜生的有关负责人崇小姐表示,“现在都是一下买10箱水,10袋米,一个订单就要用三四个小哥”。“本身就是春节,再加上疫情,大家都不愿意出门,还一次都买很多东西,”崇小姐表示,“所以配送现在是真的跟不上,我们很多门店的档口主管、HR都去开着私家车送货了。”目前盒马鲜生每日上货次数达到7-8次,远超平日高峰。

春节休假、需求瞬间爆棚、单次购买量大幅增加,成为了一线城市“青菜荒”的主要原因。每日优鲜华东片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尽管节前备货充足,但是疫情出现确实造成部分商品销量激增,这也带来部分地区的前置仓当天货源供不应求。“我们每天晚上会进行微仓再补货,确保各个前置仓的库存补足。”该负责人说,米面粮油目前库存充足,鲜菜鲜鱼鲜果类目前正常供应,接下来会加大备货量和微仓库存量。至于部分应急类商品出现的市场供应不足现象,该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寻找货源,先解决短期需求。

4

防疫,防恐慌,防缺货

哄抢,导致所有人都恐慌,担心吃不上菜,最后平台运力过分紧张,蔬菜“洛阳纸贵”。但有一个好消息是,哄抢的情况或许过段时间会得到缓解。目前在武汉市场,盒马鲜生的崇小姐表示市场已经平稳,市民消费有序,囤积蔬菜的情况正在减少。“应该是流言导致,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恢复理智,能够不抢购,蔬菜的供应和配送应该就会恢复正常。”

1月28日,盒马鲜生在上海上架了50万份包装蔬菜,80吨散装蔬菜,北京的蔬菜供应量是平时三倍,贵阳盒马也上架了数千万份蔬菜。此外,还在几天内密集采购了几十吨的西红柿、土豆、黄瓜等消耗量较大的蔬菜。通过这些信息的披露,崇小姐表示,这是希望从民众心态方面减少大家的恐慌心理。每日优鲜则表示,在水果和蔬菜方面,也将增加备货,预计到货量将为原来计划的3倍左右。有媒体报道,目前北京的新发地市场蔬菜供应充足稳定,也已经协调蔬菜经销商在产地做好蔬菜保障储备,随时能够供应北京市场,市民不用着急抢购蔬菜。

张晓莹在1月29日收到了附近菜店的短信,其中也提到了门店内有充足的蔬菜供应,建议大家不要恐慌,直接上门店选购。崇小姐预计,随着大家的心态回稳,春节节后应该会好一些。但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尽管小哥返程了,但另一方面,用户也返程了,所以还得看疫情的发展和大家的心态了,未来什么情况也不好说。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