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6日 13.7°C-13.7°C
澳元 : 人民币=4.82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健康】餐桌上的这几样,可能是让我们变胖和加速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帮凶(组图)

2023-07-15 来源: 科普中国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你知道吗?导致中国人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既不是传染性疾病(比如 COVID-19)、癌症,也不是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的糖尿病,而是心血管疾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0》中,数据惊心动魄:

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高达 3.3亿!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分别占农村、城市总死亡率的 46.66% 和 43.81%,也就是每 5 例死亡病例中至少会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 2009 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

到底是什么原因加速了心血管疾病队伍突飞猛进的壮大?

没错!是饮食变化!尤其是现在很多人膳食结构呈现出脂肪含量更高、更加不健康的趋势,导致心脏疾病及儿童肥胖增加。

【健康】餐桌上的这几样,可能是让我们变胖和加速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帮凶(组图) - 1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中国的饮食正在发生改变

《自然》期刊上用一组数据提醒国人:

1

经济增长带来了饮食结构的改变

自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经济改革开始,农村和城市家庭的税后消费及储蓄金额(可支配收入)增加了 130 多倍。普通城市家庭的年均可支配收入,从 1978 年的 343 元(当时为 202 美元)增加到了 2021 年的超过 4.7 万元(按 2021 年汇率计算为 7,288 美元)。

经济收入的增长,让农村和城市的中产阶级们更加富裕,饮食结构也因此发生转变。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手里有钱了,吃的也就更流油了。

在近四五十年里,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居民,餐桌上肉类、油脂类和糖的消费量都在增加。

2

膳食组成

粮谷类:城乡粮食的消费量都下降了,数据显示,城市下降 4.5%,农村甚至下降了 35%(下图的右下);

肉蛋类:国人吃肉量远高于 30 年前。农村人的肉量增加速度比城市人快,2021 年较 1990 年的人均 12 公斤/年增加了 3 倍多(下图的右上);鸡蛋的摄入量也是类似的趋势(下图的左下);

蔬菜类:从下图的左上,我们能看到一个有趣的趋势,虽然国人城乡蔬菜摄入量都有增加,但城市的增加幅度是不及农村的。

来自国家营养调查的数据统计,碳水化合物在饮食能量的占比从 1991 年的 62.6% 下降到 2015 年的 50.6%,同期,脂肪的能量占比从 24.0% 增长到 35.8%——这一数字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似。

【健康】餐桌上的这几样,可能是让我们变胖和加速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帮凶(组图) - 2

3

钠盐摄入量

吃得太咸,一直都在严重威胁着中国人的血压和生存率!

中国人的食盐摄入量,稳居世界第一!成年人平均每天吃将近 11 克盐,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摄入量(5 克/天)的 2 倍多!除了习惯性的烹调重口味,还有外卖和餐馆。

【健康】餐桌上的这几样,可能是让我们变胖和加速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帮凶(组图) - 3

数据告诉我们,上述饮食构成的改变,直接关联到下述问题的加剧。

儿童肥胖

中国是全球 5 岁以下儿童超重及肥胖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下图里,红色的那条线是中国孩子,橙黄色的是美国孩子。目前中美 5 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比例只差 0.5%(截止 2020 年,中国 8.3%,美国 8.8%),而全球的平均数据是 5.7%。

成长的痛苦与未来的代价,不知道家长和孩子们是否都有勇气和能力去承担?!

【健康】餐桌上的这几样,可能是让我们变胖和加速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帮凶(组图) - 4

如果你有超重/肥胖问题,或者心血管疾病,或者虽然目前没有超重/肥胖/心血管疾病,但是已经在边缘,或者同时还有家族病史,建议你的饮食从以下方面适度调整:

1.少吃几口,多动几步;

2.《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22版)推荐成年人每天蔬菜量摄入300~500克;

3.让每日的粮食里有全谷类(即粗杂粮),如果消化功能容许,最好可以达到全天粮食量的 1/3~1/2 左右;

4.每天吃水果,200~350 克为宜,但也别用水果替代主食或正餐;

5.增加植物来源蛋白质的摄入量,比如豆腐、豆浆、腐竹、豆腐皮、豆腐干等,以及少量的坚果类;

6.控制动物来源蛋白质的摄入量,尤其控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加工肉制品指的是烟熏、腌制、盐渍或添加其他化学防腐剂加工制成的肉类、家禽以及海产品,比如:培根、香肠、热狗、熟食肉、意大利香肠和意大利腊肠等)。吃的时候去掉肥肉部分,且每天别超过 1 两;当然,白肉也别太肆意;

7.每周吃 2~3 次鱼虾类,清蒸红烧的方式最优选;

8.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尤其是含糖饮料;

9.减盐!减盐!减盐!

10.建议大家使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

11.能不喝酒就不喝酒,能少喝酒就少喝酒。

看完别忘了转告给你爱的人们,让更多的人远离“伤心”的风险。

愿天下无病!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天资娇籽
天资娇籽 2023-07-15 回复
别喝酒?不可能!这世界太残酷了,只有酒才能解脱我!
kittyg713
kittyg713 2023-07-15 回复
我觉得控制糖分比控制红肉更难啊,甜食是我的救命稻草!
宝贝maktub
宝贝maktub 2023-07-15 回复
这个建议太难了,不吃红肉和加工肉制品,那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