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3.0°C-3.0°C
澳元 : 人民币=4.81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纽时:极端热浪侵袭印度,新德里超52度高温创纪录(组图)

18天前 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周三,印度首都新德里录得有史以来的最高气温,达到52.3摄氏度,这让印度首都的居民在热浪中闷热难耐,印度几个邦的气温已连续数周超过43摄氏度。

在新德里,走出家门就像走进烤箱,官员们担心电网不堪重负,城市供水可能需要定量配给。

纽时:极端热浪侵袭印度,新德里超52度高温创纪录(组图) - 1

周三,在新德里的亚穆纳洪泛区,酷暑中的人们想办法降温。 ARUN SANKAR/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过去的12个月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迈阿密这样的城市甚至在夏天到来之前就经历了极端高温。科学家本周表示,与没有人为气候变化的情况相比,过去一年地球上平均每人经历的异常高温天数增加了26天。

极端高温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可能致命。

纽时:极端热浪侵袭印度,新德里超52度高温创纪录(组图) - 2

周五,印度北部艾哈迈达巴德,一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在救助20岁的普利延什·卡基尔巴伊·帕特尔,她看起来是中暑了。 AMIT DAVE/REUTERS

尽管周三下午晚些时候,新德里的沙尘暴和小雨带来了一些缓解的希望,但位于首都西北部孟格什普尔的气象站报告称,下午2:30左右的气温为52.3摄氏度。德里地区气象中心的科学家库尔迪普·斯里瓦斯塔瓦博士说,这是2010年安装的自动天气监测系统记录到的最高温度。

在周三晚些时候的一份声明中,印度气象部门表示,孟格什普尔气象站“与其他气象站相比是一个异常值”。该机构表示,正在评估该站记录的气温高于德里周边其他站点的原因是错误还是当地的缓解因素。

此前的最高气温纪录约为48摄氏度,最近几天多次被打破。周二,新德里的三个气象站报告的气温达到了49.8摄氏度或更高,在周三下午52.3度的读数之前就创下了新纪录。

数周以来,印度北部几个邦的气温已经超过43摄氏度,医院报告中暑病例有所上升。据报道,喜马拉雅地区发生了数百起森林火灾。

纽时:极端热浪侵袭印度,新德里超52度高温创纪录(组图) - 3

10日,在印度瓦拉纳西,一个人的摩托车上驮着一台空调扇。 NIHARIKA KULKARNI/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在印度,拥挤的建筑物中的致命火灾经常发生,其中许多是由电路短路引起的。不断上升的气温增加了人们对风险的担忧。

德里消防局局长阿图尔·加格表示,每天与火灾有关的电话已经超过200个,是过去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在过去八到十年的这个时期,我们通常每天接到160个电话,”加格说。“我们在人力方面捉襟见肘。”

热浪到来之时正值印度大选的竞选活动,最后阶段的投票将于6月1日举行。尽管气温升高,包括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反对派领导人在内的候选人仍在继续举行大型公众集会。

正在竞选连任的内阁部长尼廷·加德卡里在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讲时因高温晕倒。周二,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在演讲中休息,把一瓶水浇在自己头上。

“天气很热,不是吗?”他说。

纽时:极端热浪侵袭印度,新德里超52度高温创纪录(组图) - 4

本月,在新德里的一个临时安置点,人们在水罐车边接水。 RAJAT GUPTA/EPA, VIA SHUTTERSTOCK

为了在极端高温下节约用水,德里水务部长阿提希·玛莲娜宣布,部署200支团队,打击浪费和滥用水资源行为。她说,用水管洗车、“水箱溢水”和“将生活用水用于建筑或商业”等行为将被处以罚款。

德里辖区副区长V·K·萨克塞纳下令采取措施,在正午的高温下保护建筑工人,并在公交车站提供水。

国家电视台报道称,由莫迪任命的萨克塞纳还呼吁建筑工人在中午到下午3点之间休“带薪假”,但没有说明这将如何实施,特别是在首都地区的行政部门因辖区副区长和民选的首席部长之间的内斗而陷入瘫痪的时刻。

上周,印度首都开始进入热浪最猛烈的时期,消费者纠纷法庭的休庭令体现了高温对印度首都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多大。

主审官员苏雷什·库马尔·古普塔抱怨说,房间里没有空调,厕所供水也受到了影响。

“法庭里太热,导致出汗,因此很难听到辩论,”他下令说。“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听取辩论,因此休庭。”

纽时:极端热浪侵袭印度,新德里超52度高温创纪录(组图) - 5

周三在新德里,路人设法遮挡烈日的照射。 ARUN SANKAR/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42岁的吉德·辛格是该市东部的一名三轮车司机,他说,由于人们不愿出门,生意下降了约三分之一。他说他和他的同事经常生病。

“但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们必须上路,”他还说。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躲躲茶
躲躲茶 18天前 回复
天生天养,自然法则,不用担心
珈睿_YU很想媽咪
珈睿_YU很想媽咪 18天前 回复
他们的恒河水可以利用,怎么可能缺水呢
菠蘿豬yuki
菠蘿豬yuki 18天前 回复
他们哪儿这几天在不断刷新最高气温呀....没有空调的话,人最多能承受多少度呀?这50多度,人体细胞不会熟了吧?
杨小晕是OTAKU
杨小晕是OTAKU 18天前 回复
300多万平方公里,养14亿人口,人口密度太大了,缺水必然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