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3.7°C-3.7°C
澳元 : 人民币=4.79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悉尼华人买保险未看清承保范围 遇意外索赔失败

2014-03-14 来源: 中新网 评论0条
中新网3月12日电 据报道,在旅行前,给自己或家人购买一份旅行保险,是很多人的通常做法。但对悉尼华人陈先生而言,自己却因为保单条款内容的局限而没有获得赔偿,他希望借自己的遭遇提醒那些将对旅行保险期望甚高的人,在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知道什么内容在承保范围内,什么内容不在,以免在索赔时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去年下半年,陈先生开始了期待已久的昆州之旅,临行前,朋友们都告诫他,最好购买一份旅游保险,这样万一在途中出现诸如行李被盗、航班取消、生病就医等突发状况时,可以获得赔偿。
  
想到出门在外旅行,难得需要的就是一份轻松和舒心,如果真碰到这些事情,的确很让人扫兴,于是陈先生在货比三家之后,购买了一家知名跨国公司的澳洲国内游保险。
  
“费用也不高,大概10天多的行程,保费也就是80元左右。我当时看到保单上的内容还真挺多,除了朋友提起的那几项,什么租车旅行、牙痛就诊、信用卡被盗刷等不少意外情况都能获得赔偿。”网上付费的那一刹那,陈先生觉得精细制定的旅行计划又多了一层“保险”,“这下可以放开手脚痛痛快快的玩一次了。”陈先生说。
  
10多天的旅行都很顺利,昆士兰迤逦的自然风光也让他大呼不虚此行,但就在行将结束旅行的最后一天,出发前朋友的话没想到真得到灵验,航班取消这样的倒霉事让陈先生遇到了。
  
“我们是当天晚8点的航班,到悉尼正好是晚上10点左右,还能赶上第二天的工作,可没想到倒霉事还就是赶上了。”陈先生解释说,登机后航班却迟迟没有起飞,“飞机中间突然断了好几次电,当时一片漆黑,好在不久机舱里的灯就亮了。”
  
“可过一会机舱内的喇叭里就传来机长的声音,说是飞机的电力系统出现了故障,需要维修,所以起飞时间也将顺延,”陈先生当时觉得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一会就能解决,眼看其他乘客的情绪也挺平和,自己就眯眼睡了一会。
  
大约半个小时候,机长的声音再次从喇叭里传来,大意是:问题比想象的严重,机场内部的工程人员无力排除,现在正在打电话请求外部支援,但是技术人员的住处离机场较远,赶过来需要一点时间。
  
当时正好是10月底,虽然已是春夏之交,但昆州入夜后的天气还是很冷,陈先生说,外面的风冷嗖嗖的,飞机上反而还暖和一点,“没有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了,当时已经快要9点半,如果故障能顺利排除的话,我想当天夜里还是能回到悉尼的。”
  
半个小时候后,赶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检查故障情况,和机组成员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之后机长做出了一个全体乘客都有想到,但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航班被迫取消,乘客只能搭乘明天一早的飞机回到悉尼。
  
“机场对此的解释还算可以接受,机长说技术人员告知他们,要排除故障大概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到时候再起飞,到达悉尼上空时会超过夜晚11点,根据悉尼机场晚11点至早6点的宵禁条例,这个时间段不能有任何飞机降落或起飞,因此即便故障在11点前排除,但算是飞行时间,也没法在11点前降落,取消航班只能是当时唯一的决定。”
  
因为之前听说,如果航班取消,保险公司将赔偿为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因此多出的膳宿和交通费用。然而让陈先生没有想到的是,之后要求保险公司报销车费的要求却被拒绝。
  
“没过几天,我就把打车的发票扫描传真给保险公司,称这是因为航班取消而给自己造成的额外经济损失,希望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
  
“可接到他们的回复后,我就傻眼了。”陈先生说,保险公司在回信中这样写道: “对于您要求报销车费的申请我们不予认同,因机械事故而造成的航班延误或取消不在你保单的承保范围内。”
  
明明是因为航班取消给自己造成的不便,为什么不能报销的士车费?带着愤怒和几分不解,陈先生仔细查阅了保单上具体条文,这才发现,原来像“机械事故”这样航空公司经常遇到的问题的确不在承保范围内,被他们“狡猾”的避开了。
  
陈先生说,根据这家公司的保单,如果在旅行中发生意外,只有在以下五种情况下才会赔付因此额外产生的膳宿费用和交通费用:一是因为罢工、暴乱、劫机、社会动乱、天气或自然灾害而导致主要交通工具被取消或延迟;二是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了隔离法规;三是你丢失了护照、旅行文件或信用卡或者这些文件被盗;四是你乘坐的主要交通工具发生了交通事故;最后一条是你在澳洲的家遭遇了火灾、爆炸、地震或洪水,不再适宜继续居住。
  
“看完这些条款,我确实找不到有关‘机械故障’的内容。”有些泄气的陈先生说,普通人最常遇到的情况就是因为恶劣天气而取消航班,但天气的确不是他航班取消的原因,这样说来,不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似乎“理直气壮”。
  
在谈到这次“失败”的索赔经历时,陈先生也告诉广大读者,购买保险钱最好弄清楚哪些内容赔,哪些内容不赔,以免消费者为保险公司不赔的项目花钱买单后,出现索赔失败,只能”打掉牙往自己肚里咽”的窘况。

(中新网)

原创声明:本文系本站原创采写/编译整理/读者来稿,欢迎转载!转载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