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7日 8.7°C-8.7°C
澳元 : 人民币=4.83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宋太祖是不是被弟弟所杀?“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是真是假

2017-04-18 来源: 天涯同飞鸟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中国历史上封建皇帝传位一般都是传给自己的子孙,皇帝的子孙继承帝位在封建正统中才有合法性。但是也有例外,历史上宋朝的开国皇帝就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子孙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就是这样的不合传统的继位,就产生了一段永远也无法解开的千古之谜。

宋太祖是不是被弟弟所杀?“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是真是假 - 1

黄袍加身的宋太祖

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太祖命人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入宫后,太祖屏退左右,与赵光义酌酒对饮,商议国家大事。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摇晃中,远远地看到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又见宋太祖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与此同时,这些宫女和宦官还听到太祖大声喊:“好为之,好为之。”两人饮酒至深夜,赵光义便告辞出来,宋太祖解衣就寝。然而,到了凌晨宋太祖就驾崩了,年仅50岁。得知太祖去世,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去开封府请赵光义,而赵光义也早已安排精于医术的心腹程德玄在开封府门外等候。程德玄宣称前夜二鼓时分,有人唤他出来,说是晋王召见,然他出门一看并无人,因担心晋王有病,便前来探视。二人叩门入府去见光义,光义得知召见,却满脸讶异,犹豫不肯前往,还说他应当与家人商议一下。王继恩催促说:“时间久了,恐怕被别人抢先了。”三人便冒着风雪赶往宫中。到皇宫殿外时,王继恩请赵光义在外稍候,自己去通报,程德玄却主张直接进去,不用等候,便与光义闯入殿内。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便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说:“晋王到了。”宋皇后一见赵光义,满脸愕然,但她位主中宫,亦晓政事,心知不妙,便哭喊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她这样喊赵光义,就是承认赵光义做皇帝了,赵光义也伤心流泪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心。”于是,赵光义便登极为帝。

宋太祖是不是被弟弟所杀?“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是真是假 - 2

其实有人会问,哪有这么容易就当皇帝,谁先到皇宫就谁当皇帝,这个也太儿戏了吧?这里面还有个也是永远也无法解释的谜“金匮之盟”,所谓“金匮之盟”就是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的遗命,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宋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宋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这个就是赵光义所谓继承皇位的理由。

但是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宋太祖之死,蹊跷离奇,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太祖本人身体健康,从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两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赵光义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会让亲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宋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后,宋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金匮之盟”的重重迷雾也未能揭开,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那么,到底太祖是否有传位光义之意呢?这个就不太好说了,有些史书上记录了一些太祖和太宗兄弟手足情深的事迹,还绘声绘色的说太祖大赞太宗将来有皇帝的命,将来的作为要比他要高。所以有人便以此推测太祖是准备将皇位传给弟弟光义的。但是,这样的说法难以经得住推敲,太宗当了皇帝后,有充分的时间来篡改所有的一切,有时候一些史书上的记录也不一定是事实真相,有些即使有这个事情发生无非也是后人的臆测而已。

宋太祖是不是被弟弟所杀?“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是真是假 - 3

宋太宗影视形象

姑且不论太宗是否毒杀太祖,是否编造“金匮之盟”,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太宗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安抚人心,巩固帝位。太宗也算的上一个不错的皇帝,他的一些措施确实是让他的处境大为改善,他没有亏待太祖留下的子女,都大加封赏。对太祖手下的大臣也是加官进爵,进而大赦天下。将上上下下都好好安抚了一遍,颇得民心。其实皇帝谁做不是做啊,对大家都有好处,时间一长也就没有人计较你这个皇帝是怎么来的啦!另一方面宋太宗培养和提拔自己的亲信,慢慢将太祖一朝掌握实权的官员进行有步骤的替换,全部变成自己的人,这样一批人肯定是感激宋太宗的,心甘情愿的为新皇帝效命。

宋朝在开国不久发生的这场兄终弟及的事件当时朝野内外对宋太宗的继位有诸多非议,但是通过宋太宗一系列的措施将这场风波逐渐平复,没有发生大的骚乱和内讧,也算的上是个奇迹,而不像有些王朝的宫廷政变要血流成河。宋太宗赵光义用他的智慧将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平稳过渡将整个朝廷逐渐变成服从自己的机构,至于“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则成为了后人永远猜不透解不开的谜团。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