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6.4°C-6.4°C
澳元 : 人民币=4.83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2017-10-14 来源: 吴晓波频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0月9日,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揭晓,今年的得主是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H·塞勒(Richard Thaler)。【点击此处,听吴老师如何评价塞勒得奖】

相比于文学奖得主,大家对这位获奖者一定熟悉多了,他的畅销书《助推》《赢家的诅咒》《错误的行为》等都已被翻译成中文,对行为经济学稍微熟悉的人应该都有印象。

不过,在塞勒的学术生涯中,他曾长年被视为“学术叛徒”。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1

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认为,人们真实的行为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的结果不符,这一论断与当时经济学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塞勒一度受到不少质疑和批评,许多影响深远的论文还遭到多家期刊的退稿。

经过了30年的事实验证,行为经济学也从被一小撮人认可的“歪门邪道”慢慢变成被主流认可的重要理论,最终成为经典。

不仅是学术贡献不走寻常路,这位诺奖得主本人也是非常有趣,被记者称为经济学领域“摇滚明星式的人物”。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2

他曾跨界出演过奥斯卡获奖电影,就是那部大家熟悉的《大空头》,他出现在拉斯维加斯赌场,解释了金融危机之前担保债务凭证的增长情况。在被问到这一段短暂的“好莱坞生涯”时,他还开玩笑说有点失望,因为自己的精彩演出没有被诺奖颁奖者在成就介绍中提到。

当被问到“怎么花掉900万瑞典克朗的诺贝尔奖金”时,电话那头的他思考了一下,“根据我的理论,当然是怎么不理性怎么花了。”

可以说是以身试教了!

本期咪咕悦读汇,就来读一读这位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最影响深远的著作《助推》。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3

助推(节选)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4

穆扎弗·谢里夫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了几次关键的实验。在谢里夫的实验中,人们被邀请进入一间黑屋子,离人们不远处有一点很小的光亮。这点光亮实际上是静止的,但由于人们的自主运动错觉,它看上去好像是运动的。

在每次实验时,谢里夫都会让人们估计一下光点移动的距离。对人们进行单独提问时,人们的答案各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这并不奇怪,因为那光点根本没有移动,人们在黑暗中形成了程度不同的错觉。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5

然而,谢里夫发现,人们以小组形式在这一实验中当众回答问题时却表现出了强烈的从众效应。

实验中,每个人的判断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关于距离判断的舆论,然后便很快进一步形成了一个群体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标准在各个小组中一直保持稳定并被小组成员严格遵守,尽管每个小组各自形成的标准不尽相同。我们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的线索,不同的人群、城市甚至是国家都会形成不同的信仰和行动规范。

谢里夫还尝试着进行了助推。在一些实验中,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安插了自己的几名助手。

结果,的确发生了不同的情况。如果这几名“托儿”回答问题时态度坚定,他们会对小组其他成员造成强烈的影响。如果“托儿”回答的预计值比小组原来预计的值要高,那么最终这个小组的预计值便会升高,反之,小组预计值便会下降。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6

因此我们看到,以胸有成竹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助推会大大影响群体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无论是在私底下还是公共场合,一名坚定不移的人会对别人既有的思想造成影响。更为奇妙的是,群体观点会得到彻底的内化,使群体中的个体坚持群体观点。甚至在一年以后,当他们处于持有不同观点的群体中时,他们仍会坚持原来自己所在群体的观点。

有意义的是,人们发现,原来的观点会产生跨代效应。即使出现许多新面孔,当初的很多“元老”已经离开,人们仍会将原来的观点继续保持下去。

在一系列的实验中,实验者同样采用了谢里夫的基本方法,并证明,任何一种“传统”观点(比如对于距离的判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强化,因此,会有更多人相信这一观点,不管当时这一观点是以何种强制形式形成的。

直觉思维系统靠的是直觉,反应迅速,它与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讲的“思考”似乎沾不上边。某人出其不意朝你扔过一块石头你便会蹲下身子躲闪,你乘坐的飞机遇上气流你便会紧张,遇到一只可爱的小狗你便会微笑,这些其实都是你的直觉思维系统起作用的表现。研究大脑的科学家们认为,直觉思维系统的活动来自于大脑最为古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同样存在于蜥蜴和小狗的大脑里。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7

与直觉思维系统相比,理性思维系统更具有计划性和自觉性。

当有人问我们“411乘以37得多少”时,我们使用的便是理性思维系统。在旅行中决定走哪条路以及在读法学院还是商学院中做出选择时,大部分人用到的都是理性思维系统。我们在写这本书时,大部分时间使用的也是理性思维系统,但是有时候在洗澡、交谈或者走路时,我们也会灵机一动,想出写书的好点子,而这极有可能是来自于我们的直觉思维系统。

大部分美国人在面对华氏温度时使用的是直觉思维系统,而对于摄氏温度他们却不得不启用理性思维系统;欧洲人则正相反。人们在讲母语时使用的是直觉思维系统,而在费力地讲外语时倾向于使用理性思维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双语人是指那些能够使用直觉思维系统讲两种语言的人。

高水平的职业国际象棋选手具备神奇的直觉,他们的直觉思维系统能够使其迅速地对复杂情况做出判断,并同样迅速地做出精确反应。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8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直觉思维系统来自于人们的情感反应,而理性思维系统来自于人们有意识的思维。情感也可以精确把握,但是我们却经常会犯错误,原因是我们过多地依赖于直觉思维系统。直觉思维系统会认为“飞机在摇晃,我命休矣”,而理性思维系统会提醒自己“飞机是非常安全的”;直觉思维系统会认为“那条大狗要过来咬我”,而理性思维系统则回答说“大部分宠物是很温顺的”(这两种情况下,直觉思维系统都在叫苦不迭)。

直觉思维系统在一开始一点也不知道如何打高尔夫球或者网球,但我们应当看到,若干时间的练习之后,人们会逐渐摆脱理性思维系统转而依赖于直觉思维系统。这种依赖性有时候会非常强烈,一些高水平的高尔夫球手及其他一些项目的运动员都知道“想得太多”的坏处,他们十分相信自己的情感,“做就行了,别考虑太多”是他们的格言。

直觉思维系统可通过大量的重复锻炼,但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青少年驾车比成年人驾车危险的原因之一,便是青少年的直觉思维系统没有接受过太多的练习,而他们的理性思维系统又运行得太慢。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9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10

拍电影、被退稿,经济学诺奖得主曾是个学术叛徒 | 咪咕悦读汇 - 11

吴晓波频道和咪咕阅读联合推出——咪咕吴晓波悦读会

每日可免费收听《每天听见吴晓波》和50本图书

同时享咪咕阅读全站图书8折优惠

每月免费收听两节在线音频课程

点击下图▼立即订阅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