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6日 9.5°C-9.5°C
澳元 : 人民币=4.72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27岁女子被逼婚跳楼:中国式催婚毁了多少子女的一生?

2018-02-14 来源: 笙笙不兮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文 | 笙笙不兮

来源 | 周冲的影像声色(ID:zhouchong2017)

Part

1

腾讯大浙网曾发布过一条这样的新闻。

27岁女子被逼婚跳楼:中国式催婚毁了多少子女的一生? - 1

一个27岁的女子,长相好,收入高,本来前途大好,但其父母觉得女儿嫁不出去,是一种奇耻大辱,开始歇斯底里的逼婚。

首先是施加压力。

这对父母称,如果女儿不嫁人,他们就去死。日常生活里,又是骂,又是羞辱,又是道德审判,令女孩一直高度紧张。

其次到处求人介绍。

亲戚朋友的牵线?求之不得。

相亲会?去!

小区邻居里有20-50的单身男?主动去发放资料,让对方和自己女儿联系。

到后来弄得整个小区都有女孩的所有信息。

接着反复逼女儿就范。

让你去相亲你不去?好,你不去,我就死。

女孩不得不去。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逼到极限的一天。

最终,这名27岁女子不堪忍受,跳楼自杀。

死前留下遗书:你们安排冥婚吧。

真是呜呼哀哉。

婚嫁本是喜事,但因为父母的无视界限,子女的无法理解,喜事一个接一个地酿成了祸事。

27岁女子被逼婚跳楼:中国式催婚毁了多少子女的一生? - 2

这种事情不是孤例。

网易新闻也发布过类似新闻。当然,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新闻称,一个刚满24岁的姑娘,被父母软硬兼施地逼婚,后来被逼无奈,写下保证书:两年内嫁不出去就露宿街头。

更多的大龄未婚青年,则选择离家出走,或者春节干脆不回家,以逃避这种精神软折磨。

香港曾有一项调研显示,旅游过年的90后年轻人中,有三分之一属于“恐婚族”。

三分之一,这绝非一个小数字。

它已然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令我们不得不重视。

Part

2

被相亲,被结婚,被传宗接代……这是老话题,可每次提及,都有新感受。

为什么大家为此愤怒?

就因为父母们以为这是平常事。

按照中国式父母的标准,从早恋到晚婚,基本可以以大学毕业为分水岭。

大学毕业之前,父母明令禁止谈恋爱。

大学毕业之后,立马逼其投身于相亲大军,唯恐被“剩下”。

好像大家身上有一个开关。

嘎嗒 —— 无情无欲无爱恨。

嘎嗒 —— 有爱有情有家庭。

这当然不可能。

被长期禁锢的孩子,对婚恋充满了警戒心,也充满了不信任感。让大家马上领证结婚,谈何容易。

但父母们难以理解。

他们耳提面命,旁敲侧击,甚至指桑骂槐,非得让你顺从他们的意志。

如果你外出工作,没关系。等你回家,催婚之战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主角。

如此一来,回家过年,成了大批单身青年的噩梦。

我一个32岁的单身女友曾经告诉我,2017年春节,她在家呆了7天,6天都在相亲。

剩下的1天,全在听父亲感慨她的失败,母亲哭诉因为她不结婚,整个家族都没面子。

我问她:相了几个?

答曰:10个。

感觉如何?

如上刑场。

于是,今年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回家了。

Part

3

就在前不久,一条“38岁女白领被母逼迫相亲水泥工”的新闻,一夜间登上各大热搜。

在母亲眼中,女儿的高知,高薪,高学历,在婚姻面前统统没用。

她去求“仙婆”为女儿占卜,预测她到底什么时候能嫁出去。

当得知一名工地水泥工尚且单身时,母亲斗志昂扬,恨不能让女儿立马过门,不遵命就发火,就是女儿不孝。

这位母亲的逻辑大概是,你都已经38岁了,还挑什么挑,遇上哪个算哪个,有男人要就不错了。

可是,母亲却没有想过,婚姻不是父母的事,不是家族的事,不是社会的事。

只是女儿自己的事。

它得是一个人,经济上准备好了,心理上准备好了,出于爱,与另一个执手。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如萧伯纳所说,结婚的且去结婚,单身的且去单身,反正你们都会反悔的。

为什么后悔?

就因为我们在选择时不清晰、不主动、不理性。

于是不负责。

我曾说过,婚姻不是失败的避难所,不是焦虑的按摩室,不是我们平息湍湍流言、滔滔口水的幌子,不是融入集体的手段,不是为获得“完整人生”的社会评价而亮出的花招。

它只是,也只能是,你长大了,你爱了,你能负责了,你和他走到一起。

Part

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老一辈家长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长辈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我觉得与父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有很大关系。

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尝过贫穷与饥饿带来的苦难。

保障温饱,安稳过活,是从祖上流传下来的远大目标。

他们坚信独木不成舟,一个人生活远不如有人搭伙,风雨同舟,恰能体现婚姻的价值。柴米油盐才叫生活,爱情又不能当饭吃。

出发点无疑都是好的。

可问题是,这套理论,已经过时了。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写过一本名为《单身社会》的书。

他在书中写道:

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单身生活。

而今天,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而其中,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差不多占到了美国成年人口的1/7。

独居人口占到了美国户籍总数的28%,这一比重使之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所占比重。

他通过一系列统计数据和第一手资料,给出了一个结论性的评价:

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

而我们国家呢?

同样有如此趋势。

上个月,江苏省民政厅报出一组2017年全省婚姻大数据。

数据显示:

2017年,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为34.2岁。其中女性34.3岁,男性34.1岁。

而2012年,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9.6岁。

2015年为32.4岁。

2017年,江苏省内13个市都“过三十而婚”,与此同时,结婚登记总数已经连续四年下降。

不论父母再怎么催,晚婚已成趋势。

这样现象的产生,除了年轻人所要背负的生活、工作压力,还有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当女人掌握了经济主导权,婚姻就不再是女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于是,宁缺勿滥,倒成了一种坚守。

Part

5

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曾写道:

我总是疑心,有多少人的婚姻是乐趣在维系,又有多少人,仅仅因为惯性。

他之所以结着婚,是因为他已经结了婚。

他之所以结了婚,是因为别人都结婚。

从众心理,也是如今家长催婚的一大原因。

别人结婚了,所以你也得结婚。别人生娃了,所以你也得生娃。

至于为什么?那无关紧要。

可是,这种从众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记录了一次亲眼目睹的交通事故。

由一个人闯红灯,陆续发展为大家一起闯红灯。

然后悲剧就发生了。

城市发生了一起连环车祸。

这就是从众心理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一个人因盲目而侥幸幸福,并不表示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好运。

其实,婚姻有其利益,单身也有其好处。婚姻有其幸福,单身也有其荣耀。

娱乐圈中随处可见大龄“剩女”。

她们有颜有钱,不是真的嫁不出去,只不过有的尚在寻觅良人,有的却是安于当下,满足于一个人也能如此充盈的人生。

2016年底,蔡依林与锦荣和平分手。

尽管她对于分手原因讳莫如深,依然有媒体爆料称,是两人的婚姻观不一致。

锦荣想要安定,蔡依林却未做好组建家庭的准备。

她渴望突破,追求变幻,尚不曾对这个世界丢掉好奇。

她眼里的世界太辽阔,不适宜锁进一个方寸之家。

而如此观念,又道出多少“适婚青年”的心声?

Part

6

美籍华人作家陈愉写过一本书,名叫《30岁前别结婚》。

在书中她表示,对我们的母亲,还有母亲的母亲来说,一个有工作、不酗酒、不打老婆的男人,就可以做丈夫了。

但对新时代的女性来说,这可远远不够。

她38岁,才与相恋一年的男友走入婚姻。

在“该结婚”的年纪里,她拼学业、拼事业,为自己赢得更多社会权利。

她认为女人吸引男人胜在品质,而非数量。

而高品质的男人,不会对一个胸无丘壑的小姑娘真正动心。

好的婚姻彼此成就。

它能够使人不断进步,而非在冗长乏味的余生中慢慢苍老。

它将成为爱情新的起点,但不是终结。

所以,对新时代的女性而言,

“除了捕获美好的爱情与婚姻,在事业上,我们一样壮志凌云。”

当然,此文绝非让大家不结婚。

而是让大家不要迫于任何压力 —— 父母的、社会的、年龄的 —— 而盲目地走入婚姻。

徐静蕾曾在《圆桌派》中说,女人要不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要不要惧于压力结婚?简直老生常谈到可笑了。

她反问道:

情感上我不需要被保障,经济上更不需要谁保障我,我为什么要结婚?

一路走来,徐静蕾都贴着美女+才女的标签。

她拍戏、做导演、画水彩、写文章,还会自制首饰和包包,在36岁与黄立行相恋,至今从未吵过架。

才貌双全的她早已事业有成,还拥有一份满分的爱情,可依然迟迟不走入婚姻。

《朗读者》中,她曾微笑回应董卿的疑惑:

我现在的感情生活已经很圆满,可以说是100分了,也不会因为结了婚就变成120分。

2018年,徐静蕾44岁,从未在婚姻这件事儿上乱了脚步。

面对生活,我们也该是这个样子。

随时随时能保障自己,随时随地能成全自己 ——

保障的是经济,成全的是心意。

做到了这一点,结婚或不结婚,我相信都是你最好的选择。

* 作者介绍:笙笙不兮,伪文艺媒体小白,六年采访,十年伏案,愿爱与美好生生不息。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zhouchong2017),这是一个文艺而理性的公众号,以文艺的笔调,以理性的思维,剖析人间事与人间情。

— END —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