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10.3°C-10.3°C
澳元 : 人民币=4.71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时代终结,宝马成首个受益者 | 最前线

2018-10-12 来源: 高小倩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关注并标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阅读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联网商业

━━━━━━

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时代终结,宝马成首个受益者  |  最前线 - 1

宝马将成为中国放宽汽车行业外商来华投资股比限制后的首个受益者。

文 | 高小倩

合资车企政策的放宽,正在吸引更多外企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据彭博社昨日报道,德系车企宝马将以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份,把在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这也意味着,宝马将成为中国放宽汽车行业外商来华投资股比限制后的首个受益者,这也意味着中国市场合资车企对半持股时代的终结。

同日,在沈阳华晨宝马铁西新厂开工仪式上,宝马集团和华晨集团共同宣布,华晨宝马合资协议将延长至2040年,对华晨宝马的投资将新增30亿欧元,用于现有及新增生产设施建设项目,未来3-5年,华晨宝马的年产能预计增加至每年65万台。

这是宝马加大对中国市场投入更为细致的规划。而就在一天前,宝马董事长科鲁格与总理见面,表示将加大对华投资,将在辽宁沈阳铁西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华晨宝马第三工厂。

“未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看到一辆宝马X3纯电动汽车,都一定是‘中国制造’。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美国和德国的市场加起来也比不过中国。”科鲁格说,“但在我们的战略中,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更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生产基地,直接向世界其他市场出口汽车。”

外资车企在中国有更大的作为,主要受益于不断放宽的政策。今年4月18日,发改委就曾表示,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比如,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此次宝马收购华晨宝马股份的交易也正好在2020年完成,也正是赶上了政策限制取消的时间点。

自政策明朗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开始付出实际行动。

最吸引眼球的当属特斯拉。5月14日,特斯拉斥资1亿元在上海成立独资子公司。两个月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申请获批,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工厂规划将在2-3年后完成建设,将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一个月后,特斯拉称将向上述工厂投资50亿美元,并寻求外部投资——这与高盛预期的投资金额相当。今日彭博消息称,特斯拉将以近10亿元的价格获得上海建厂用地。

而在更早的北京车展期间,有超十家传统车企都亮出了自己电动车的量产和资金投入计划,走近中国市场成了主旋律。

其中,宝马就预计到2025年量产12款车。在沈阳建第三工厂等计划,就意味着宝马将更多电动车的生产重任放在了中国。期间,大众宣布将在中国联合合资企业伙伴在电动汽车等服务领域直接投资约150亿欧元。沃尔沃也表示,“中国电气化的未来就是沃尔沃电气化的未来。”

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时代终结,宝马成首个受益者  |  最前线 - 2

传统车企量产电动车规划

就电动车的销量来看,特斯拉依旧独占鳌头。此前特斯拉美国季度车辆销量已经首次超过奔驰,与宝马的差距也在缩短。

今年7月至9月,特斯拉销售了69925辆Model 3,S和X,而奔驰销售了66542辆汽车(不包括商用货车)。在同一时期,宝马售出了71679辆汽车,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Atherton Research公司预计特斯拉将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车辆销售数量超过宝马。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是特斯拉最为看中的市场之一,也将生产50万辆电动车的计划规划在内。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电动化野心放在中国,也将进一步加速这一市场的竞争。

除了直接销售乘用车,戴姆勒等巨头也盯上了网约车。彭博消息称,戴姆勒正在与吉利合作成立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准备在中国使用其电动汽车品牌腾势的汽车来提供网约车和共享汽车服务。这被视为是滴滴的有力竞争者。

而在8月底,估值1750亿美元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也在上海成立了子公司,提供自动驾驶汽车部件及产品设计、测试和相关配套服务,这可能会让百度紧张一把。

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时代终结,宝马成首个受益者  |  最前线 - 3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时代终结,宝马成首个受益者  |  最前线 - 4

捷豹路虎想跟奔驰、宝马、奥迪平起平坐,但困难很多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