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7.0°C-7.0°C
澳元 : 人民币=4.81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美有限脱钩未必是坏事 你来我往中国更需冷静(图)

2019-12-27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中美贸易战拉锯一年以来,中美博弈也在更广泛的领域铺陈开来。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尖锐对立,一方面是命运多舛的经贸谈判,应该说双方都有达成协议的足够动力,12月13日,中美双方先后确认,第一阶段协议共识达成,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按下最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次暂停键。但更值得思考的是,现实的复杂也可能会导致大国角力的方向失焦。最近不少中外学者都表达了对中美经济“脱钩”的担忧,更有人认为,“脱钩”已经在某些方面成为事实。

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美国将进入2020大选年,中美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又将迎来什么挑战,贸易战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中美关系,以及中美围绕包括香港问题在内的新争议,又引发了什么样的思考。围绕以上话题多维新闻采访了中美关系研究学者,从政治、经济以及大国关系的角度剖析中美关系。本篇访谈对象为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中心主任达巍,此为第一篇。

中美有限脱钩未必是坏事 你来我往中国更需冷静(图) - 1
北京学者林毅夫认为,中国自身实力的壮大才是解决中美矛盾的关键,图为林毅夫2019年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的一场分论坛上发言。(新华社)

记者:从《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到《2019维吾尔族人权法案》,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将中美再度带入对立的氛围中,不过随着中美前后宣布第一阶段协议共识已经达成,外界暂时放下了中美关系恶化导致协议流产的担忧,应该如何理解接下来中美关系的发展?

达巍:美国通过这两个法案,我认为对经贸协议不会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中国方面会尽可能将两件事区隔开来,并推动经贸协议顺利签署。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两个法案,反映出美国对华战略的变化。在各个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做法都变得越来越强硬,反华的动作很多。但需要指出,美国的行政部门和国会是两个轨道,行政部门主导与中国的贸易谈判,目前的涉疆、涉港法案则是国会的动作。我认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太直接的因果联系,中国政府也尽量不将两者联系起来。

但不可否认,这两个法案的推出,对中美关系是非常消极的。至于第一阶段协议,我相信中美双方都希望尽快签署。这个协议对当前中美关系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刹车片”,有助于缓和中美关系的下行趋势。但需要认识到一点,即便协议顺利签署,恐怕也不足以拉回中美关系。协议达成是好消息,只是影响力不宜夸大。美国国会依旧会针对中国动作不断,涉港、涉疆法案的出台也并不让人意外。美国行政部门在经贸领域之外也可能继续对中国发力。即便是经贸协议,未来出现变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记者:很多观点认为,中美科技脱钩正在成为现实,从长远来看,中美关系已经到了非脱不可的地步了吗?

达巍:科技只是脱钩的一方面,中美原来在经贸、人文、科技甚至政治上都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两国在国际事务上有很多政府间的合作,这些都是中美挂钩的表现。但是需要看到的一个事实是,中美两个国家在各个领域联系如此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彼此之间又有着很强的不信任。最近十年以来,这种不信任的程度还在上升。

不信任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实力不断接近美国;第二,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向与它所期待的相反。于是,一方面不信任持续上升,一方面联系又如此紧密,这就导致双方都感到极大不适或者不安全感。

最近一两年,美国的不适表现得尤其明显,所以美国脱钩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表现在科技、经贸和政治上。2017年,中美两国政府议定有4个高层对话机制,而现在除了经贸之外,都已经停摆。奥巴马政府时期,中美有90多个政府间的对话机制,没有具体数据统计到底还有几个在运作,但我觉得基本已经停摆,这就是脱钩的表现。贸易战当然是经贸领域的脱钩表现。至于科技、人文,这两年脱钩的新闻也不断出现。

记者:关于脱钩,很多人认为中美既会脱钩,也不会脱钩。既会脱钩是因为中国追赶美国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双方不信任基础持续扩大。不会脱钩则指的是双方在各个领域的联系如此紧密,脱钩不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达巍:取决于如何定义脱钩,当前对于脱钩的讨论如此激烈就是因为没有相同的定义。如果脱钩的定义是中美经贸关系变为零,或者说中美之间的联系变成冷战时期美苏那个水平,那中美肯定不会脱钩。但如果脱钩是一种战略趋向,即尽可能限制交流的数量和质量,那么我们现在就在经历脱钩。从这个角度定义脱钩,那么中美一定会脱钩,中美其实已经在这个进程中走了十多年,最近只不过是在加速。

脱钩的反面是挂钩,是“接触”战略,是相互依存,那么脱钩的另一种定义就是降低挂钩中的相互依存程度,减少在相互依存的脆弱性和敏感性。

我认为中美一定程度的脱钩可以理解,毕竟前面说的那种既相互依存又互不信任的现实是存在的。双方那么不信任,挂在一起未必是好事。但需要强调一点,能减少脱钩程度就尽量减少,此外,还要控制脱钩的进程。不能因为某些领域脱钩就引发全盘不信任,从而产生严重的冲突和对立。

记者:在脱钩成为一个大趋势的背景下,中国能做些什么?

达巍:最主要的是要冷静。中国在中美关系中属于相对较弱的一方。中国与美国以及整个西方挂钩,有利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和民族复兴,中国希望与之挂钩。现在的美国政府非常不冷静,在对方不冷静的情况下,中国更需要冷静。

强调冷静的原因在于中国需要管理自身,因为中国无法改变美国的做法,若特朗普执意发难,中国其实没有太好的办法阻止他这样做。所以,中国在选择应对方式之前应该考虑清楚,哪些领域不想和美国挂钩,哪些领域要维持挂钩。比如在政治上,希望脱钩,那么可以有相关的反应。在中国不愿意脱钩的领域,比如经贸领域,则要谨慎反制。

贸易战中美国对中国施加关税就是一种脱钩的做法,中国反制美国,从报复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正当的。但是在我们做出正当的反应的之前,我们也要想一想,这件事情虽然是正义的、正当的,但是它会引起什么战略后果,然后我们再决定要不要做。但从最后的效果来看,经贸领域的反制在客观上也加剧了脱钩,美国脱钩,中国报复后加剧了脱钩。这并不是说中国不应该报复。我要强调的是,在报复之前我们需要考虑清楚,这么做的战略影响是什么。如果想清楚了,特别是对代价想清楚了,我们再做出战略决断,那也是比较理智的。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