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0日 4.7°C-4.7°C
澳元 : 人民币=4.84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沥青之谜:科学家利用物理化学分析研究沥青表面

2021-07-12 来源: cnBeta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沥青之谜:科学家利用物理化学分析研究沥青表面 - 1

然而,表面的化学成分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因为氧化过程发生在那里,由空气中的含氧分子如臭氧、氮氧化物或羟基自由基引发。氧化过程加速了材料的老化 - 沥青变得多孔,并出现损坏。

因此,来自维也纳技术大学的材料化学家Ayse Koyun博士和Hinrich Grothe教授使用各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检查了沥青表面,并将各自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于2021年6月29日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了这些数据。

沥青之谜:科学家利用物理化学分析研究沥青表面 - 2

一种多样化的材料

沥青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在高温下,它是粘稠的,较大的化合物,如脂肪族、石油树脂和沥青质在质量中自由移动。然而,当沥青冷却时,材料会凝固,各个分子会以特有的模式排列。分析已经表明,所谓的核壳颗粒在表面形成。这些是由至少两种不同成分组成的复合材料。

沥青之谜:科学家利用物理化学分析研究沥青表面 - 3

由于沥青被用于道路建设以及防水工作,因此希望有尽可能长的产品寿命。为了延缓材料的老化,必须尽量减少由活性气体、光和热引发的反应。“一旦我们更好地了解沥青的氧化行为,我们可以寻找适当的措施来防止大气老化。这可以将沥青产品的寿命延长许多年,节省能源和材料资源,”Koyun解释说。在发表于《 Colloids and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的一项研究中,她已经能够表明沥青的化学成分如何影响其老化过程。

混合方法提供新信息

沥青之谜:科学家利用物理化学分析研究沥青表面 - 4

在与哈佛大学、Bruker Nano-Surfaces Division以及IONTOF公司的密切合作下,该研究的第一作者Ayse Koyun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调查了沥青表面:基于光热扩展的纳米级红外光谱(AFM-IR),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和荧光显微镜。结合起来,这些方法对沥青表面的多相性质提供了宝贵的见解。“用于研究表面成分的传统测量方法的分辨率太低,无法进行化学表征。表面的单个域不能以这种方式确定,”Koyun解释说。“然而,通过结合不同的物理化学方法,我们成功地绘制了低至10纳米的结构图。”结果是:该表面是异质性的。显微镜和光谱方法的发现是相关的,可以被确凿地解释。

大气层物理化学研究组组长Hinrich Grothe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沥青对我们材料化学家来说就像一个未解之谜。我们知道许多细节,但直到现在还不可能将它们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然而,正如我们所应用的几种物理化学方法的组合,最终能够向我们展示各个分子组合是如何在沥青中分布的。Ayse Koyun补充说:“这使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难题,并完成我们对沥青的认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