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5.3°C-5.3°C
澳元 : 人民币=4.83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古代和尚自称"贫僧"和"老衲"有什么区别

2021-07-21 来源: 历史资料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相信大家在看一些古装影视作品的时候,都会有和尚的出现,佛教中人在古代的声望还是很高的。然而这些和尚有的自称“贫僧”,然而有的却自称“老衲”。这是为什么呢?这两种称呼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和尚自称

贫僧、老衲、洒家、老僧、小僧,都常用做僧人自称。僧人也曾自称贫道,道士也自称"老衲"。

佛家高深,僧人讲究。这些自称可不只是显示身份或年龄,一个老僧有时自称老衲,有时自称贫僧。又如鸠摩智,那么嚣张,常自称小僧。

"衲"是什么?高僧为何不称老裟?"贫"是穷?和尚为何曾自称"贫道"?道士为何也自称老衲?

古代和尚自称

老衲,可不只是老那么简单

衲动词是"缝补"之意。名词用碎旧布料缝补而成的衣服。僧人衣物多是自己缝缝补补做成的,故"衲(衣)"借指僧衣。

老衲自然是旧僧衣。年长和尚便自称"老衲",这是借代用法。好比诗经里"青青子衿"中的"子衿"(男子穿的)衣领,代指心仪男子。

衲衣本碎布缝制,这又老旧,可不是随手可扔之物嘛?所以"老衲"是老僧人非常谦虚的自称。

老年僧人大凡会见年轻才俊或高人,常以老衲自谦。比如影视里,老僧见到大宋第一才子公孙策,多自称老衲,自谦年老,钦佩后辈。

古代和尚自称

贫僧,贫可不只是穷那么简单

佛讲清静无为,色即是空。僧人不仅要戒除凡人物质欲望,精神世界也要达到这个境界。

所以《西游记》这句提到的贫富,不是指生活物质,而是指两个僧人修行境界一高一低。

僧人生活,是个无时不在修行的过程,只有清空一切私欲杂念,红尘漫漫,纤埃不沾身,才能修成正果,即色空。

贫少或无。僧人这里非指贫穷,而是"色空"修行,身无红尘物。所以僧人自称贫僧。

佛教刚由印度传入我国时,佛教僧人常以"贫道"谦称。"道",这里不是道士之意,而是指"修为"。意思是表谦虚,修为不够。后来道士常自称贫道,僧人就多用贫僧。

贫僧,是僧人普通自称,尤其红尘中人谈到尘间事,和尚"贫僧是出家人,不过问你家二妮……"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