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0日 3.7°C-3.7°C
澳元 : 人民币=4.84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面临监管压力的共享电单车,技术创新或才能破局

2021-09-06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此前共享单车的“彩虹大战”落下帷幕后,原本以为只会剩下黄绿蓝的共享单车行业,很快就迎来了颜色更加丰富且、品牌各异的共享电单车。据相关报道显示,去年长沙街头曾一个月内激增十万辆共享电单车。并且根据长沙市城管局披露的相关数据,2020年长沙共享电单车数量一度达到46万辆,而在2019年底这个数字还不到10万。

面临监管压力的共享电单车,技术创新或才能破局 - 1

但事实上,共享电单车也并非一直如此“野蛮生长”。早在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在《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已明确指出,“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单车”,也使得共享电单车的推进陷入停滞状态。但随着2019年《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在电动自行车的标准被明确,并且符合标准的电单车被归为非机动车后,无需驾照的共享电单车也开始陆续回到了大家的视野中。

面临监管压力的共享电单车,技术创新或才能破局 - 2

不仅哈啰、美团、青桔这些原本就在共享单车赛道的平台开始布局共享电单车,还出现了例如芒果电单车、松果出行等共享电单车平台。据2020年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并且据其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的投放或将超过800万辆。

面临监管压力的共享电单车,技术创新或才能破局 - 3

投放量大幅增长的背后,无疑是相关企业对于共享电单车的期许。此前在2019年哈啰出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目前哈罗助力车已经回本盈利,在没有新投车辆的情况下,助力车是整个公司最赚钱的部门”。随后,王兴在美团2020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也曾提及,共享电单车实现盈利的两点要素即“高频”、“高现金流”。

根据宁波市交通部门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地共享单车的日周转率为13.29%,但共享电单车的日均周转率则高达340%。同时哈啰方面的相关信息也印证了这一数据,在昆明市场哈啰助力车每辆车的日均骑行次数在5次以上,远超共享单车。

在不考虑运维、充电等方面成本的情况下,有业内人士推测,一辆电单车的成本在5000-6000元的情况下,根据目前普遍每15分钟2元的收费标准、每天平均被使用5次估算,仅需一年半左右就能收回成本。

尽管按照理想状态来估计,共享电单车虽然看似有着不错的收益率,但其事实上还受到了监管、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也导致了在不同区域共享电单车的“生存情况”大不相同。例如在北京、上海等已明确表示不鼓励发展的区域,共享电单车的发展就几乎是举步维艰。

而三四线及其他城市的监管虽然相对宽松,但往往也并非任其发展。例如贵州兴义市此前就曾公示了共享电单车的拟合作对象名单,并指导相关企业进行有序投放,且其他地区也相继针对投放配额和运营管理作出相关规定。

面临监管压力的共享电单车,技术创新或才能破局 - 4

其中以松果出行为例,其定位即为专注于县域市场的出行公司。截至2020年12月底,松果电单车已落地全国24个省,近千个县城和县级市,拥有了近5000万用户。对此,松果出行创始人兼CEO翟光龙曾表示,“对于公共交通发达的大城市,用户有太多选择;而对于没有完善公共交通的县城,共享电单车2块钱起步价基本能满足县城居民的出行需求了。”

面临监管压力的共享电单车,技术创新或才能破局 - 5

并且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县域人口达8154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达61.8%,无疑也为这一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而如此明显的流量红利,自然也吸引了诸如美团、青桔、哈啰等平台的加入,但互联网行业所惯用的价格战和粗放投放等“烧钱”举措,在这一赛道能够快速抢占市场吗?

随着“一盔一带”等政策的出台,广州、天津、长沙等地在2020年就已相继要求清退共享电单车,尤其在共享电单车领域的“兵家必争之地”长沙,在去年年底更是集中整治清退了40万辆无牌共享电单车。同一时期,北京则约谈多家共享电单车企业,并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明确强调“不发展共享电单车”。

面临监管压力的共享电单车,技术创新或才能破局 - 6

而对于相对下沉的县域市场,共享电单车平台则面临着“一城一策”的问题。例如在拉萨,就要求企业需要经过注册登记或备案,给每一辆共享电单车上牌;在昆明则要求已经投运的电单车,须按规定在公安机关登记注册、领取悬挂号牌等;此前,荆州市也已宣布“一车一证”上牌工作正有序推进。而在其他区域,也提出了包括确立总量调控、电子注册、电子围栏、即时代履行等刚性要求。再加上共享电单车还需面临用户对其安全性的疑虑,以及自然损耗外的偷盗风险等。

面临监管压力的共享电单车,技术创新或才能破局 - 7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相较于此前共享单车强行投放的覆盖方式,如何合规且精准的投放也成了共享电单车平台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且除了相比共享单车明显大幅减少的投放数量要求,以及运维等方面更高的诉求,也使得平台要借助电子围栏、定点停放等方式规范用户的使用习惯。例如哈啰方面就引入了蓝牙道钉、电子围栏等,依托北斗定位等技术来实现;而美团电单车则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设立了电子围栏禁停区。

面临监管压力的共享电单车,技术创新或才能破局 - 8

与此同时,相比于共享单车早期的“野蛮生长”,共享电单车则没明显更加注重相关技术的创新,例如,哈啰出行推出的“小哈换电”等以换代充的模式,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电池解决方案,而美团则在骑行安全检测、应急安全处理方面,推出了包括“智能头盔”、设置座板承重上限等相关技术。

一位行业相关人士对于共享电单车就曾表示,“共享出行是公共交通,核心是效率。但交通不仅仅只有用户需求,还有行业需求、监管需求”。而从平台的角度出发,美团单车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坐拥互联网数据资源优势的共享电单车平台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大数据优势,赋能行业规范发展”。

事实上在城市交通体系中,3公里以内的出行无疑是用户刚需,而更加智能、精细化的管理,无论是对于共享单车还是共享电单车来说,都是关系到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在合乎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借助技术创新实现进一步的业务扩展,无疑也成为了当下整个共享电单车行业所以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