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2.9°C-2.9°C
澳元 : 人民币=4.82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明朝首辅杨廷和,最终却输给张璁,都是虚设闲职惹的祸!

2021-10-03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明朝历代皇帝中,在玩弄权术上,嘉靖是最会运筹帷幄的一位皇帝,作为武宗的堂弟,由于其父亲兴献王已经逝世,而武宗朱厚照并没有儿子,嘉靖便幸运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此时的嘉靖虽然只有十五岁,然而他对官场的运作和应对早已了如指掌。根据历史介绍,当时的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商议以武宗遗诏名义来迎接嘉靖嘉靖继承皇位,因此嘉靖收拾好行李后,本应由东安门进入宫殿,可嘉靖并不这么认为:在正常的程序中,皇帝应该走大明门,嘉靖觉得自己走东安门并不合理。于是嘉靖故意推辞,直到文武百官妥协,嘉靖便顺理成章地即位。

但这位皇帝仿佛并不满足于此,他觉得自己继承皇位了,应该"母凭子贵"。首先,他派人接自己的母亲进宫;其次,嘉靖还想把把父亲的名号兴献王改为兴献皇帝。此时,以杨廷和为首的百官马上拒绝这一决议,他们心里明白这一要求不但不合礼法,甚至还涉嫌篡改历史。

明朝首辅杨廷和,最终却输给张璁,都是虚设闲职惹的祸! - 1

杨廷和见皇帝年纪甚小,心想着先帝托付他要好好辅助新皇,于是开始进行了漫长的劝阻,甚至建议嘉靖应该继明孝宗为父亲,但这位历经四朝的首辅明显不明白皇帝的心意,嘉靖想做的并不是继承孝宗的血缘,而是继承大明的血统。

虽然杨廷和不了解这位看似年纪轻轻的皇帝的心之所想,但嘉靖却毕竟是在皇宫长大的,在如何应对大臣方面他早已了如指掌。由于刚即位不久,面对文武百官,嘉靖并没有立即反对群臣意见,他先采取迂回之术:"从容赐茶慰谕",以退为进,让对方顺从自己。

15岁就能深知权术之道,而且把朝中重臣牢牢制衡在手中,可见嘉靖虽然年纪甚小,但并不想当一个任人摆布的皇帝。但群臣们还是不能接受,这时嘉靖表示如果不能把自己的父亲改为皇帝,那自己就避位归藩了,这一招以退为进,直接让群臣见识了他的手段。

明朝首辅杨廷和,最终却输给张璁,都是虚设闲职惹的祸! - 2

已经尝到第一次甜头的嘉靖显然并不满足于此,虽然自己的父母亲身份已经改为兴献帝和兴献后,但是还没有加"皇"字,而且嘉靖并不接受"更改"亲生父母的意愿。

嘉靖不接受,杨廷和自然也不愿妥协,否则他这个历经四朝的首辅威严何在?但嘉靖也不是好欺负的,他最讨厌臣下劝阻,而且一点都不愿当一个任人摆布的皇帝,况且他认为自己以亲身父母为重是出于孝道,是循天理,这些大臣非但不同意,而且还让他认孝宗为父亲,嘉靖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

继统而非继嗣,况且天下哪有让儿子自绝父母之理,这样的一番话瞬间让嘉靖得以站稳脚跟。虽然嘉靖聪明绝顶,但大臣们很清楚,一个十几岁的小孩绝对想不出这么深远的道理。

明朝首辅杨廷和,最终却输给张璁,都是虚设闲职惹的祸! - 3

到底是谁在"推波助澜"呢?

唐代白居易《赠吴丹》诗:"终当乞闲官,退与夫子游。"反应出唐朝开始就已经出现闲职,而闲职一般都不是什么正当工作,同时闲职人员特别喜欢在文字功夫上下精力,经常舞文弄墨,提高自己在朝政中的存在感,生怕自己当不成网红。

嘉靖初期的这位闲职出身的"网红",影响力可不一般,虽然他大器晚成,但他牢牢把握住了嘉靖的心思,坚决地捍卫嘉靖的想法,同时还撰写《大礼或问》一书,帮助嘉靖在大臣前面辩论。按照张璁的意思,他认为自己"为忠孝天命上书,何惧之有。"嘉靖读后,更是喜出望外:"此论一出,吾父子必终可完也。"

杨廷和知道以后有苦难说,只能把他打发到南京去。那么这名头号网红是谁呢?他就是在后期当了明朝首辅的张璁。去了南京以后,张璁结识了刑部主事桂萼,但恰恰不巧的是桂萼的副业也是研究研究礼学,张璁更加相恨见晚,两人志同道合,又觉得当今圣上被一群内阁的人欺负有辱皇室风范,于是乎两人在南京深究两年后,一同把礼学论文上奏朝廷。

明朝首辅杨廷和,最终却输给张璁,都是虚设闲职惹的祸! - 4

嘉靖看到有人如此维持自己,心里暗暗欢喜,但杨廷和这次没有这么幸运,张璁和桂萼联手事小,当时陆王心学盛行,而且王阳明是著名的大儒士,他培育了一大批学生,方献夫、黄宗明、霍韬等人联名支持皇帝重新议礼,朝中出现一股想要扳倒杨廷和的气势,同时在起草圣旨期间,这位首辅又与嘉靖发生了矛盾,杨廷和便主动辞职,让出首辅一职。

虽然杨廷和辞职了,但他的儿子杨慎、还有众多党羽依然实力不凡,为了可以尽快落实嘉靖父亲的名分,杨党同意嘉靖在兴献帝加个"皇"字,但是出于对先王的尊重,他们还提出要加"本生"二字。但张璁桂萼并没有因此就罢,在他们看来,既然是亲生父亲,就没必要,加注说明。

嘉靖听后深以为然,便要求把"本生"二字去除,然而对于杨党来说,他们已经一让再让,如果把"本生"二字去掉,那便预告着这场大礼仪之争中杨党的全面失败。他们想出一个办法,集体请去皇宫前下跪,以示嘉靖不能去掉"本生"二字。三年了,嘉靖已到及冠之年,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带着稚气的皇帝,杨廷和辞职他都不挽留,难道还怕杨党的施压吗?

于是嘉靖下令把现场的人全部廷杖,而杨廷和的儿子杨慎也因此被流放。这场持续了三年半有余的大礼学之争,最终以嘉靖、张璁、桂萼一派的全面胜利为终。

明朝首辅杨廷和,最终却输给张璁,都是虚设闲职惹的祸! - 5

著名学者易中天对此评价:设置闲职是极其愚蠢的事情,无事可助就会无事生非。假若张璁没有被贬南京,他与桂萼也没有机会联手除去杨党一族。而反观杨党,他们的做法实在是太迂腐,新帝上位,作为臣子应该在朝政上好好辅助新帝,在皇室尊名排位方面,只要不违背纲领,那么都可以合理安排。

嘉靖皇帝的皇位得来似乎是从天而降,由于先皇没有子嗣,幸运便落到了他的头上。但是这位年少的皇帝聪明过人,机智巧妙地和大臣们作斗争,一步步地走向令下面的大臣不敢胡来,最终也确立了自己的威信。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