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10.9°C-10.9°C
澳元 : 人民币=4.83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36氪首发 | 「宇称电子」获近亿pre-A融资,提供高性能单光子探测解决方案

2022-03-10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近日,36氪获悉,高性能单光子探测集成电路解决方案提供商宇称电子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南京俱成,前海鹏晨、禾创致远、考拉基金联合领投。募集资金将用于实现相关产品大规模量产和持续研发。

宇称电子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dToF单光子敏感器件及读出电路设计,具体涵盖SPAD、SiPM、ASIC及相关系统方案,业务涉及消费类电子,激光雷达,医疗成像、工业检测等下游应用。

单光子探测集成电路主要有三个产品形态分支,分别是SiPM(硅光电倍增管)、SiPM读出专用ASIC和SPAD SoC。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每一类产品下面能衍生5-6个分支(例如日本滨松的SiPM有7-8种,法国Weeroc开发的SiPM专用ASIC有4-5种)。这个细分行业里,全部的产品形态按使用场景作分类预计会有20-30种。

单光子探测器件的发明发展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但即使今天来看,不管从应用范围还是技术发展的角度仍具备非常大的潜能。1960年代,RCA公司的Mclntyre和肖克利实验室的Haitz最早发现了半导体的盖革模式的雪崩现象,经过了近30年对淬灭结构的摸索和迭代后,才在1980-1990的前苏联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SiPM器件。由于消费类应用领域对功能复杂度、集成度、加工成本等要求较高,2002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款CMOS SPAD。自此SiPM和SPAD逐步在科研、医疗、工业中实现量产。2012年TOYOTA尝试将SPAD应用到了激光雷达领域,2016年,iPhone7搭载了意法半导体的SPAD单点传感器,2020年iPhone12Pro率先搭载了SONY的BSI-3D SPAD面阵。

36氪首发 | 「宇称电子」获近亿pre-A融资,提供高性能单光子探测解决方案 - 1

SPAD发展历史

在观察到激光雷达产品已走到可大规模应用和推广阶段这个趋势后,在该领域扎根多年的宇称核心团队选择回国创业,致力于使用国产工艺和本土设计打造中国自己的一流单光子传感产品。

此前,在单光子探测领域已出现了灵明光子、芯视界等公司,当问及宇称电子的优势时,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沈炜博士告诉36氪:“我们是唯一一家有能力同时布局SiPM、SiPM读出专用ASIC和SPAD 三种类型产品的公司。我们对技术和物理边界的认知清晰,这决定了我们面对单光子探测日益变化的下游需求时会有更快的转身速度;同时,核心团队的相关成熟量产经验、以及对射线物理的前瞻理解是宇称的差异化之处,成为世界级的光电传感公司是我们的愿景。”

宇称核心团队由AMS(艾迈斯半导体)单光子芯片设计师,欧盟单光子传感器Sense项目委员会唯一华人委员,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意大利FBK研究所、德国海德堡大学及欧洲顶级射线探测研究机构专家和学者组成,具备平均10年以上的dToF相关研究背景和产业经验。

在产品上,宇称电子在医疗影像、消费类电子、激光雷达和工业检测行业同步发力, 均实现了量产或完成了量产准备。

从细分场景看,将dToF应用到医疗影像领域对行业认知要求较高,沈炜博士告诉36氪,宇称电子在该领域有着认知优势和更底层的技术研发能力,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将产品应用于医疗影像领域的dToF公司。

虽然消费电子领域和激光雷达领域的单光子产品,在性能上要求相对医疗影像行业有所降低,但对成本敏感,且常有额外的研发、配套工作,需要保证精确控制、精确测量、温度监控 、光强监控等各类功能,沈炜博士表示,宇称电子对单光子领域高精度的集成电路设计有成熟的商用化产品经验,也有着多年经验积累下来的对半导体物理的深入研究,保证公司可以更快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在产品类型上,宇称电子会根据客户需求,同时提供芯片、模组或系统方案。

在营收上,公司预计2022年营收较2021可以实现数倍增长,增长主要来自于消费类电子和激光雷达领域相关产品的量产爬坡。

36氪首发 | 「宇称电子」获近亿pre-A融资,提供高性能单光子探测解决方案 - 2

宇称电子产品

天使轮投资人蓝焱资本董事长王牧先生表示:宇称借助全国产供应链设计生产的ASIC芯片帮助国产PET-CT突破“卡脖子”技术环节,是宇称技术实力来自实战的最好例证。针对未来全球光电探测领域的竞争,我们相信作为接收端的重要供应商,宇称的未来之路上责任和想象空间并存。

本轮投资方南京俱成合伙人赵樱女士表示:宇称专注于信号和探测处理相关的激光雷达核心技术,有着全球领先的器件、电路与信号处理算法的研究和产品化经验。单光子探测技术在医疗、工业探测领域已有应用基础,在消费类市场的应用仍在早期但增长迅速。宇称在医疗、车载、消费等领域均有布局,并取得不错进展,其SPAD方案可适配Flash激光雷达应用,其SiPM+ASIC方案可用于实现长距离LiDAR,满足自适应巡航,车道识别等应用。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