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3.0°C-3.0°C
澳元 : 人民币=4.81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曹丕和曹植有储位之争 曹丕最后为何没有杀曹植

2022-06-07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对曹丕和曹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曹丕为什么最后没有杀了曹植呢?

曹丕和曹植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母亲都是卞夫人,两人虽然后来有所谓的“储位之争”,但实际上曹丕上位后,并没有杀掉曹植,甚至也没有像雍正对待胤禩那样对待他。那么曹丕为何对曹植手下留情呢?真的是如《七步诗》里写的那样,一首诗就让冷血帝王曹丕回心转意吗?

当然不是。

曹丕没有杀曹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01 曹植对曹丕几乎不具有杀伤力

要说曹操最喜欢的儿子,其实既不是曹丕也不是曹植,而是曹冲,就是用智慧称象的小家伙,只是曹冲人虽然聪明,却天不假年,年仅十三岁就夭折了。曹操极为哀痛,曹丕前去宽慰,曹操说道:“这是冲儿的不幸,却是你们兄弟的幸运!”意思是本来他想将曹冲作为继承人,现在曹冲早亡,那自然给了兄弟们机会。由此可见,曹丕也好,曹植也罢,与曹冲比起来都不是曹操的最爱。

曹丕和曹植有储位之争 曹丕最后为何没有杀曹植 - 1

曹冲死后,曹操才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儿子身上,心里渐渐对文采出众的曹植有了倾斜。然而曹植天性放达,不拘小节,多次喝酒误事,给曹操留下了“难堪大用”的印象,反观曹丕却表现得成熟稳重,因此后来曹操将曹丕立为世子。从这个方面来看,曹植自始至终都对曹丕没有形成多大的杀伤力,归根结底还是性格决定了命运。曹丕自然也不是大度之人,他威逼曹植并非想除掉他,只不过给他难堪罢了,同时也警示曹植不要做出格之举。

02 曹丕以“仁孝”治天下,不想因杀弟而留下千古骂名

曹丕是封建社会第一个接受禅让的皇帝,在此过程中,他三次故作推辞,然后才接替汉献帝坐了龙庭。为了让天下人信服,他善待汉献帝,封他为山阳公而得以善终。因为曹操是举孝廉入仕,所以曹丕从中看到了社会对“孝”的尊崇,于是他也大力提倡“仁孝”。在这样的背景下,曹丕对曹植绝不会加害,直到曹丕死了,曹植还活得好好的。

曹丕和曹植有储位之争 曹丕最后为何没有杀曹植 - 2

曹丕作为一个新朝的开国之君,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曹植行为上略有瑕疵,也只不过是个人修为有缺陷,谈不上大逆不道,罪不容诛,因此曹丕对曹植虽然多有敲打之举,却绝无杀害之心。

03 卞夫人尚在,曹丕事母至孝,不敢杀弟令母伤心

卞夫人是曹操的贤内助,曹操在时便是魏王后,统领后宫,曹丕称帝后,更是被尊为皇太后,无论是在朝野还是内廷都有极大的影响力。曹丕自己提倡“孝道”,更是言行合一,对卞夫人极其孝顺,几乎百依百顺。

曹丕与曹植都是卞夫人所生,当母亲的维护小儿子曹植,曹丕又能做什么?可以说,曹植一直在卞夫人的护佑之下,即便曹丕想杀也杀不掉。后来曹丕死了,卞夫人还活着,其他后继皇帝更加不能伤害他分毫了。

曹丕和曹植有储位之争 曹丕最后为何没有杀曹植 - 3

04 曹植是文坛领袖,杀之是自绝于文官集团

曹植与曹操、曹丕父子三人同为“建安七子”之列,文采风流皆为当时顶尖,而曹植更是尤为突出。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清朝文学大家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由此可见,曹植的文学地位不同凡响。而魏武帝爱子、魏文帝之弟这样尊贵的身份又使得曹植在文坛上颇有影响力,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

这样的曹植不是寻常文人可以比拟的,曹丕作为一国之君,绝不会因小失大,自绝于文官集团,所以尽管曹丕数次徙封曹植,却始终不敢加害。

总结:

要说曹丕没想过杀掉曹植也过于绝对,自古帝王皆以“寡人”自居,父子兄弟都比不上帝王权柄,曹植作为曹丕曾经的对手,在曹丕心里自然欲除之而后快。然而现实比理想丰满,朝野局势、母亲干预和曹植本身的地位决定了曹丕难酬所愿。

不过幸好曹丕没有下此狠手,否则的话,我们今天就看不到《洛神赋》这样的唯美诗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