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3.1°C-3.1°C
澳元 : 人民币=4.8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被熊孩子自作主张带回的蚕,被我做成了蚕丝扇~记录我们的养蚕初体验

20天前 来源: 搜狐宠物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加我微信,带你进我的私家唠嗑群

育儿困惑的可以问、

低价福利商品可以买,

定时推送有价值的原创干货

PS:本群很私人,需要我邀请进群。添加好友时,我会问一两个粉丝都知道的小问题,确认你是真粉,不是无良小广告,请见谅,不要嫌麻烦哈~

之前的文章《零花钱的本质:花自己的钱,给自己揽不可预料的活儿》又吐槽到,依姐拿着她无处安放的零花钱买回来了12只小蚕。

说那迟那时快,荣哥依姐就给这几只蚕搭建了一个豪华大house。

我啥时候见过大直男李大荣这么温柔过?竟然拿他舍不得用的狼毫毛笔帮助小蚕搬家!

搬家完成,对于这几只小小身影来说,这个别墅委实有点空旷。不过没关系,日后总有稍显拥挤的时候。

房子准备好了,吃食成问题,于是我又带着摘香椿老手——我妈,薅了一趟隔壁小区的桑叶。

就是过程有点崎岖,身高加工具都有点不够,我只能爬电动车来凑。上文有详细描写,此处就不费笔墨了。不过,好在结果还是好的,起码解决了这几只蚕未来一个星期的口粮。

薅下来的叶子,在经过挑拣之后被我分成了两袋,放到了保鲜的密封袋里。比较完整的一袋放冰箱冷藏保鲜,不太整齐的一袋就放常温随时投喂。

4月23日,小蚕吃到了来我们家后的第一顿桑叶。彼时,他们还是只是指甲盖长短、豆芽菜粗细的小肉虫,我给它们吃的也是比较嫩的小叶子。

荣哥以他书本上现学现卖的知识断定,这十二位小伙伴,不是一龄蚕就是二龄蚕。

PS:蚕每蜕皮一次,蚕龄就会+1。

要说这些蚕真的是睁眼就吃,吃完就睡,然后就蜕皮,肉眼可见地每天都在变大。我一看,之前薅那点桑叶肯定不够吃,但是再让我冒着生命危险外加丢脸再去薅一回,我也鼓不起勇气。

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花钱办不到的事情,最终我花10块钱在网上买了一斤桑叶,妥妥地维系住了蚕宝宝的粮仓。

这个是5月10日拍的,这些个蚕宝宝已经是今非昔比的白胖白胖了,原先的大别墅现在也看上去稍显逼仄。

好在哥们儿要准备吐丝了,荣奶奶很贴心地给蚕宝宝搭了吐丝架。

可以说,万事俱备,我们全家都静待小蚕吐丝了。

荣哥每天下学回来都会看看这些个蚕(中途夭折了一只,只养活了11只),每天都要用手摸摸……说实话,作为铲屎官的我,每天更换桑叶清理蚕舍都是用小木棍的扒拉的,非常佩服这俩孩子随随便便上手捏的勇气。

我也非常不能理解,孩子们口中的“小蚕蚕”的可爱之处。要不是觊觎蚕茧,多看一秒钟我都觉得瘆得慌。

又过了两天,5月12日,孩子们惊喜地发现有几只蚕已经开始结茧了!蚕茧里还能隐约看到小蚕在蠕动。

妹妹很开心地鼓励其他还没有开始结茧的小蚕们,让它们快快努力,早日拥有自己的“单间”。

5月14日,所有的小蚕们都进入了自己的小房子,还能隐约看到最后结茧的两个蚕大哥的身影。

网上买的DIY扇柄套装也已经到位,我开始摩拳擦掌等待着所有蚕茧全都吐好,勤勤恳恳喂了你们这么久,终于到了“动手”的时候了。

5月15日,妹妹怀着复杂的心情在清点蚕茧,一方面她舍不得自己的小蚕蚕,一方面她又无比憧憬做蚕丝扇。

晚上,妹妹一边清理蚕茧上的浮丝开始做准备工作,一边撇嘴,看得出她还是很难过的,因为她知道,一会儿小蚕就要被煮了。虽说这么些天都是我在喂,但是作为“金主”的她,也很珍惜自己跟小蚕短暂相处的这些时光的。

我只能安慰她说:“就算我们不拆蚕茧,等它们变成蛾子,产卵后也会很快死掉的。要知道,孵化出来的蛾子是没有嘴的,它们不吃东西,只为繁衍而生,所以会很快就会死掉。咱们把它做成扇子,你的小蚕蚕反倒可以一直陪着你。”

能感觉得到,依姐还是很不开心,于是我们商量了一个折中方案,留一下一个最大颗的等着它破茧,因为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从来没见过蚕蛾破茧的样子,也算是给妹妹留个念想。

依姐欣然同意。

只剩下独苗咯~

哥哥说,母的会比较大,所以我们留下了一只最大的蚕茧。它成不了扇子,起码也得能成为孩子们的教具,“化茧成蛾”的现实版总要让我们都见识一下才不枉费心养育这一遭。

剩下的十只蚕茧被我跟妹妹轻轻“采摘”下来,剥去了表面的浮丝。

依姐特意嘱咐我,要轻拿轻放,不要惊动里面的蚕宝宝。

接下来就是下水煮,全程由妹妹监工,这是她的蚕,每一步她都要见证。

过水煮个3分钟,就可以关火把蚕茧用筷子挑起来,接下来是最难的一步——扯去浮丝,寻找独一无二的那一根丝。

看网上的教程,感觉“抽丝剥茧”很简单,就是表面浮丝抽掉之后最后剩下的唯一那一根就是了。但我们是第一次做,难免照猫画虎不得要领,其中有一个蚕就没有找到“命定的那根丝”,就废掉了。

是不是找对了那根丝很容易分辨,你不用费劲,只需要缠绕,蚕茧就会像毛线球一样在水里滚动。如果找的那根丝不对,蚕茧是不会随着缠绕的动作很丝滑地在水里滚动的,稍微用点力,就会断。

这不到这根丝滑的丝,这个茧就废了,缠不成了,因为一缠就断,还会绞得其他好丝也一起断。

所以第一次做的话,不要一次性抽太多的茧,一来,力道控制不好很容易断的,依姐一开始缠的时候,是5根丝,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变4根了,好在4根少,很好数,一边缠绕一边确认丝数。

丝线尽量不要算,断了再去找那根丝就难了,万一找的不对,整个蚕茧就又废掉了。

所以一次性不要抽太多只茧了,别看人家视频里“万丝齐发”的盛大场面好像很简单,那是为了拍视频好看,小白的第一次蚕丝扇还是要谨慎一点,毕竟我手头也只有10个蚕茧,废掉一个就只剩9只了,一个也不能再浪费。

接下来就是缠啊缠啊缠,转啊转啊转环节。依姐就这么盘着腿儿坐在椅子上,一直这么转一会儿绕一会儿。我不禁感慨,弹琴要是有这么兢兢业业的耐心法儿多好啊~

蚕丝很有韧性,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转的方式一般不容易断,如果是像纺线那种用手往上缠绕的方式,就很容易断。断了也没啥,接着网上缠绕就行了,只要线头别找不见就不是啥大问题。

看看这细细的丝线,慢慢缠绕在扇柄上,一点一点越来越丰满,身体很累,但精神上也很解压。

到了睡觉的点,妹妹也一点困意都没有。要不说,这丫头天生就是手艺人的料,干啥都特别认真,洗漱完换了身衣服,还想缠一会儿。

哥哥一整晚都在研究他的魔方,偶尔过来瞅两眼,监督一下进度,妹妹还嫌他烦

,打扰她。临睡觉了,他又赶紧凑热闹来看成果了。

对于荣哥来说,小小蚕丝不可能困得住他这个野猴子,认真缠绕撑不过3秒就想干别的了,所以这个活儿倒也没人跟依姐抢。

截止到妹妹睡觉时,扇子已经缠出了雏形了,我眼见着短时间内肯定是缠不完,就赶紧轰孩子们去睡觉了。自己则接过了收尾工程,并向妹妹保证,明早一睁眼就能看到缠好的扇子。

妹妹恋恋不舍地上床睡觉了,接下来夜深人静的时刻就全都属于我。

我赶忙加快速度,虽然没有网上的电钻转得快,但我亲测了一下,手工转的效率也挺高,除了手有点累。但DIY的精髓,不就是纯手工么?

最后的三个蚕蛹,是我缠的,缠完都12点多了。

成品就是这样啦~茧里依稀可以看到蚕宝宝进化的样子。我没忍心把它们留着让妹妹看,害怕她看到了会难过,只是拍了张照就赶紧收拾睡觉了。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觉得这些肉虫子很膈应,不想一直把它们放在餐桌上。

第二天一大早,睡渣妹妹竟然不用我叫,自己就起来了,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扇子的成品。拿到扇子那一刻,也是两眼放光。

换了校服立刻迫不及待地开始做装饰部分。先把扇子的边缘拿珍珠装饰一下。

再摆放装饰,搭配漂亮的扇面。苦力的部分我负责,创意的部分就全权交给妹妹了。

黏胶,贴珠花~

插扇穗~一气呵成~

扇穗安好,试试手感~

再贴另一面,李大设计师一改往日拖拖拉拉的习惯,早饭吃得麻利,黏珠花也很麻利。

赶在上学之前,大功告成!一把世间独一无二的蚕丝扇做好啦~

扇子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雍容华贵真好呐~

完整的制作全过程可以看这个视频。

总的来说,做蚕丝扇比我想象中的容易一些,不是特别难,除了抽丝这个环节需要点耐心和技巧,其他步骤都很简单,非常适合亲子DIY,做出来的成品也很惊艳,发到朋友圈绝对收获一批彩虹屁!

网上还有做彩色蚕丝扇的教程,需要先把蚕丝染成各种颜色,多少带一点科技与狠活,亦或是一开始就给蚕喂彩色的饲料,结出的茧就是彩色的了。但我觉得白色也很淡雅好看。

每年春天,学校门口都会有卖蚕宝宝的,如果孩子真的特别喜欢买回了家,你也别急着嗔怪,不妨帮着他一起养一养,最后制成一把有纪念意义的蚕丝扇,将是一次非常棒的亲子观察体验。

这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蚕宝宝科普,可以当做我们了解蚕宝宝的课件播放给小朋友们看。

我其实也是从这里面才知道,原来一只蚕在2-3天里能狂吐1700米的蚕丝!而且蛾子没有嘴,不吃不喝专注“造人”!

至于我们家留下的那只独苗……依姐没事儿就给它读故事听,做胎教。

李商隐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蚕死,不过是变成了蛹,待到来日羽化成蛾,便是新生。

想来这蚕,前半辈子吃吃喝喝,后半辈子辛勤耕耘,全离不了一张嘴,结果蜕变成蛾之后反倒连嘴都退化了,多么沉默而热烈的一生啊!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家这只蚕在它短暂的一生中,还是比其他同类更有文化一些的。

蛹变成蚕蛾大概需要10-15天,掐指一算日子也该到了。可截止到荣妈发稿之前,这只茧依旧没有动静,只是有一部分变黄了。

这里有个冷知识:破茧时,蚕蛾的头部会先撞破蛹,紧接着便会分泌一种黄色液体,用以溶解蚕茧。这种黄色液体是蚕蛾的消化液,能够将蚕茧分解成丝蛋白,从而让蚕蛾破茧而出。

也不知道啥原因,这个蛾子还没有出来,希望只是时间未到的缘故。

因为不知道每个茧的公母,留一个跟留两三个其实是一样的,万一都是母的,没有公的也产不了卵。被大肉虫子支配的恐惧还在,我是真的不想再养一波了,所以产卵的部分我不是很期待,破茧这一趴看一看就行了。

有一说一,在养活这些肉虫子之前,我是压根没想过真的能把蚕养到茧这个程度,虽说麻烦了一点,但是在喂养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有关蚕的经验,小蚕跟孩子们也给我上了一课——不要妄自菲薄,只要肯研究,就啥也不是事儿。

可即便如此,我也衷心希望,今年带着两小只狠狠地过了一把养蚕的瘾之后,明年他俩能抛弃养蚕的执念,别再给我整活儿了!

文末说个通知哈,上周开团的未零的汪汪队六一大礼包,目前139的礼包已经售罄了,六一现已临近售罄就不补货了,但是考虑到可能还有妈妈想要,于是我们上了79.9元的小礼包链接,不至于大家想临时送人时没得拍。

●【团】荣妈自用清凉小物推荐:小清新桌面小风扇49元,无添加古法酸梅汤29.9元起

●【团】4款今年最炸的玩具礼盒,孩子六一礼物的不二之选!

●都知道保视力要多户外,但每天2小时户外也分有用和没用!

●控轴神兵榜大盘点(五):视功能训练不等于翻转拍哈~揭秘一下依姐的视功能训练

公众号又改版了,不标星,就看不到我,喜欢荣妈的唠叨式原创文章,一定动动小手标个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