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3.4°C-3.4°C
澳元 : 人民币=4.86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疫情下的上海:外卖员住酒店,配送物资日赚三四百(组图)

2022-04-07 来源: 九派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7条

4月1日5时起,上海发布公告:对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包括浦东新区全区,奉贤区全区,金山区全区,崇明区全区,闵行区浦锦街道、浦江镇,松江区新浜镇、石湖荡镇、泖港镇、叶榭镇),实行分区分类、网格化管理。

九派新闻记者联系了6位生活在上海的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

@涂先生

江西南昌人,36岁,互联网从业者,居住在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小区目前处于封控状态,因为有人确诊,小区3月24日就开始封闭。目前居家办公,因为从事的是互联网行业,受影响不大。物资供应方面呢,小区居委会组织物资发放上门,物资有保障。

在上海疫情发生的时候,老家南昌也发生了疫情,所以当自己深处重围的同时,还要担心家人安全,那段时间有些焦虑,不过老家疫情目前已控制住了,心情也好多了。挺有意思的是,最近接到几通推销电话,问我需不需要看房,提升学历。弄得自己好气又好笑,都这个时候了,我也想出门呀!

居家隔离的我隔三差五就在等核酸报告,期待解封的那天。

疫情下的上海:外卖员住酒店,配送物资日赚三四百(组图) - 1
涂先生所居住小区。受访者供图

@蒋女士

云南人,25岁,在上海就读研究生,住在三林镇。目前的封控生活还算平稳,每天“卧室蹲完客厅蹲,客厅蹲完厨房蹲。”她说,每天和自家猫咪待在一起,情绪还算平稳。

小区每个楼栋设置了“楼管”,负责管控楼道的人员进出。我每天靠着APP(美团、叮咚、大润发等)抢菜,不过一次也没抢到,太难抢了!后来才了解到,抢不到是因为没人送,缺外卖员。不过,附近的粮油店正常营业,店主送货,正常生活还算有保障。

疫情下的上海:外卖员住酒店,配送物资日赚三四百(组图) - 2
不能出小区送外卖,戴先生当起了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戴先生

我是湖北人,今年32岁,在上海送了5年外卖。以前在九江工作,每个月就三四千块钱,来到上海送外卖后基本上能月入万元,还有冲单奖、平台组织的音乐节等文体活动。我挺喜欢这个行当,能给家人更多,外卖员这个职业现在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

3月24日,市区开始封控管理,许多同行去做核酸了,那几天外卖单数比较多,基本上一天能赚三四百块钱,比平时多一点,配送单价也从3、4块涨到10元左右。疫情期间跑单有风险,单价高一点也正常,但我不希望疫情成为上海的常态化,期望早日回到正常生活。

3月29日开始,小区封控了,有两栋楼完全封闭,工作人员全天守在单元门前,我就没出去跑了。在小区做了几天的志愿者,协调物资质检、核酸检测。据我了解,现在只有少部分外卖员在站点的协调下跑单,一个站点大概3、4个人,为了避免传播病毒,他们平时住在酒店,通过各小区的绿色通道送货,货品主要是药品等急需物资。

@刘女士

上海人,40岁,从事教育工作,目前住在静安区宝昌路。小区发了自测核酸试剂,3月底测过一次,当时的结果是一道杠,阴性。当时朋友圈都在晒核酸结果。

大概4月1日有点发热,流鼻涕,和感冒的症状很像,因为小区有阳性病例,我心里有些紧张。心情忐忑的我又做了一次自测,拿棉签的手抖得厉害,结果出来了,还是一道杠,整个人一下子就松弛了。因为是一个人住,除了做核酸基本不出门,网上买菜有点难,一个多星期就买到过一次,好在家里囤了冻肉、包子等,吃饭什么的不是太担心。

疫情下的上海:外卖员住酒店,配送物资日赚三四百(组图) - 3
社区为俞先生送来的蔬菜、大米和鸡蛋。受访者供图

@俞先生

浙江宁波人,今年29岁,职业是图书编辑,目前居住在闵行区新虹街道。小区从3月16日晚开始封控,至3月23日解封,3月25日至27日再次封控,28日至31日解封,4月1日至今处于封控状态。

目前的生活还保持正常,生活物资出现短缺,尤其是食物上,街道有发放过一次方便食品,4月5日社区团购补充了一批食物(蔬菜、鸡蛋和米),大概能维持一周左右。买菜情况不乐观,使用各大买菜软件人数多,经常一键抢没,时间点也很早,半夜或是六七点这样。目前社区团购成了重要补给来源,但也会因为物流管控、人力紧张等原因,配送时间会有延迟。

有一些令我感动的事,之前和邻居完全不认识。第一次封控到了到了第七天,已经没有一点绿叶菜了,心里很着急,正好有位大哥说家里青菜有多,把菜放在了门口的推车上,嘱咐物业和大家说下,有需要的来拿。这件事特暖心,解了燃眉之急。我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愿好心人有好报。

@高先生

安徽人,29岁,目前来上海从事销售工作。住在普陀区枣阳路安心公寓,公寓从3月24日开始封闭管理。因为住在公寓,没有办法做饭,隔离前一般在楼下的餐馆吃饭。现在封闭了,点不了外卖,只能到前台买一些泡面、饮料。我这边公寓还有些饼干、肉片,还能撑一撑。可据我了解,公寓有不少三、四人同住的,有人抱怨每天关在屋里,吃泡面、干粮,情绪比较低落。我们跟前台说了情况,前台也向相关部门汇报了,回复的是“粮油等物资,会尽快送进来。”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轮崽在哪
轮崽在哪 2022-04-07 回复
平时外卖员也是高工资
斯文umner
斯文umner 2022-04-07 回复
本来可以一次短痛解决的,现在变阵痛,如今可能要变长痛了。
duckbill
duckbill 2022-04-07
痛過今生今世
企鹅打扑克
企鹅打扑克 2022-04-07 回复
得了也没地方安排了,现在都是居家,不过要是想体验一下拉走最好快点,要不然都好了
My敏仪
My敏仪 2022-04-07 回复
从来没有融合在一起,一直都是鲜明的划分。
颖_s
颖_s 2022-04-07 回复
留学生表示,这一波抢菜比我当年抢机票回国还难...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