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9日 12.0°C-14.1°C
澳元 : 人民币=4.82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在硅谷大厂实现年薪70万美元,我只用了5年

2021-10-17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拿到大厂的工作是很多IT人的梦想。但这些岗位的竞争非常激烈,不是光想就能拿得到的。这位自称是Bay Area Belletrist的作者在过去 3 年里一直注意记录自己的工作感悟,直到被提拔为高级工程师。以下就是他整理出来的经验教训,也许你可以参考一下。

在硅谷大厂实现年薪70万美元,我只用了5年 - 1

几年前,我从美国中西部跳槽到硅谷的一家 FAANG 公司。我写过关于在 Facebook、亚马逊、苹果、谷歌和 LinkedIn 拿到offer的文章。我还写过自己是怎么跟对方谈判的。

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要写一篇有关成功地在硅谷站稳脚跟的文章。一篇关于一路走来所有的哎呀!啊哈!,关于各种好的和坏的事情的文章。这是我希望可以给 2016年的我所有的告诫的汇总。

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已经达到了一个职业的里程碑:拿到了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职位。这是我一直都在努力要达成的成就,是我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也是我想花点时间去反思的一件事。

所以本文就是我想写的文章。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我记录了自己一路上的磕磕碰碰,我的成功与失败。我希望它可以充当上涨的潮水,托起所有的船。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交代一点背景信息

其实写东西的时候我更喜欢匿名。不过,提供部分个人详细信息是有意义的,所以我还是介绍一点背景信息:

我是在美国出生的白人。

我没有上过私立学校,也不是富裕家庭出身。

我到一所不知名的小学校攻读过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我在 2016 年毕业时背了六位数的学生贷款。

大学期间我有过两次实习。那两家都是当地公司,一度曾停止向工程师支付报酬。这两家公司都不算吸引人:)

我是个比较有野心的人,一直都是。尽管如此,我每周的工作时间大概是 45 小时,而不是 80 小时。

我在五年内从拿到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变成了“高级工程师”。

我学到了什么

下面所写的一切都出自我过去三年所做的笔记。涉及的主题包括职业、生活、心理健康以及介于这些之间的任何主题。

里面有些可能说得很简要,看起来很简单或很明显。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花了很多年(有些人几乎用了 30 年!)来学习和内化。我希望我的经历体会能够加快其他一些人的学习进程:)

经验#1:软件工程不仅仅是写代码而已。实际上,写代码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一条我经常听到,但却是被用来当作高级工程师不干太多事情的借口。回想起来,这种看法其实是非常不成熟的:)

过去这几年,我开始改变时间分配方式。现在用在思考写了多少代码的时间已经少多了。相反,用在思考团队方向的时间则多了很多。根据我的经验,你的影响力,而不是你的代码,才是你职业生涯当中最宝贵的资产。

你要靠赢得尊重和提高声誉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影响别人,然后就会有很多新的大门向你敞开。你的影响力为你指明了技术道路的前进方向,并确保你写出 “合适”的代码(或者不用写!)。

对于树立影响力来说,有好名声最重要。因为这一点,写出大量(好的)代码对于新工程师来说仍然是非常好的。这可以帮助你学习,而且是树立名声的好方法。不过,到了一定时候,大家就会知道你懂编码。届时再写新代码给名声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就会下降。到那个时候,软技能就是成为你差异化优势的关键。

如果想发展职业生涯,要做的事情之一是调整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化目标。你是要提高产出还是团队的产出?或者所在组织的?公司的?这也是衡量你大致影响力范围的一个很好的标准。

经验#2:不要死心眼。

我刚刚加入这个行业时,总觉得多任务处理很可怕。内心非常的抵触。我提前给经理打预防针了,我不太擅长应付一堆项目。我一次只能干一件事或考虑一件事。

一开始情况还行。但是这种做法最终限制了我职业发展的地步。根据我的经验,对于大多数初级工程师来说,这都是一个障碍。

每个工程师至少都应该考虑要做的一件事:把工作管道化。高度聚焦在一项工作上的问题在于,一旦工作受阻于另一支团队,你就会陷入困境。当然了,有一些不错的办法可以消磨这段空闲时间,但如果你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在进行中的话会更好。

当你要处理很多的重要项目时,最终确定优先次序就是关键。这是一项靠习得而来的技能,也是初级跟高级工程师的重要区别之一。同时干几件事情,并且确保是对的事。

我的一位导师曾经告诉我,永远应该同时下注几个重要项目。否则的话话,那就说明你解决的重要问题还不够多。这话说得可能有点极端,但至少在方向上是正确的。:)

经验#3 :乐于接受反馈,愿意倾听。要用心倾听。

我还是不太擅长这个。我这辈子大部分时间对反馈都非常的抗拒。但不是那种挑衅的方式。我对反馈抵触的表现是左耳进右耳出,别人给我反馈后,我会说谢谢,然后立即无视。对于个人职业生涯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心态。

要虚心接受大家的反馈,真心实意地倾听。你甚至都不必同意对方的看法!多汇编一些数据点从来都不是坏事。如果你得到了足够多的相同反馈的话,你就会开始思考别人说的也许有一定道理了。

不要光是听,要听进去。否则的话十年后你得到的经验还是一样,而不是成长为拥有十年经验的工程师。反馈是我们成长的手段,关闭断了自己成长的道路就是自我设限。

经验# 4 :好的反馈不常有;珍惜吧。

作为上一条经验的补充:不是所有反馈都是一样的。尽管如此,你还是应该听一听。但有时候你会遇到非常有价值的反馈。有的人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当你发现这样的人时,可别让她们溜了!遇见这样的人可以学到的经验堪比你从六个月的犯错后才吸取到的教训。

没法知道谁的反馈才属于这一类。但总有一天你会意识到的。如果你在某个地方待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你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人的话,也许得考虑下那个人可能正在为另一家公司效力。

经验#5 :一只眼要盯住未来(但不能两只眼都盯住)。

过于沉迷当下也许会令人窒息。确保一只眼要盯住一年后对自己、团队或公司来说很重要的那些事情。大家是不是在解决合适的问题?是不是存在每个人都知道有问题但没人愿意承担责任的事情?

这些可都是会有生存威胁的问题。高级工程师要确保不会变成这样的问题。

一个好的领导可以决定哪些隐隐逼近的问题还可以继续搁置。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决定哪些问题不能耽搁了。

另一方面,处理当下重要的事情也很重要。高级工程师需要确保对未来的问题有刚好足够的关注,多一点都不行。你应该不想以当下为代价,对未来进行过度投资。

如果你想扩大自己的作用范围和影响力,那就请注意一下即将出现的问题。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可以运用你的主观能动性?考虑成为解决它的人。

经验#6:找出什么才是重要的,其他的通通放手。

作为一名工程师,你在职业生涯当中要经历很多场战斗。你甚至可能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就像工作之外的生活一样,重要的是选择出那些重要的,其他的就放手吧。

假设你领导的一个项目的子组件的某个子组件还不完善。要问问这会是世界末日吗?如果你发布出去,世界会因此崩溃吗?要推动合适的的事情前进,但如果遇到困难,要学会放手。人生太短暂,不是你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值得卖命。

在工程当中行为尤其需要谨慎。如有必要,你一般都可以在后面再去完善不完美的代码。把力气留给关键的战斗;如果的确有必要,晚点再修复其余部分。

经验#7:攀比确实是快乐的小偷。

把自己跟同事进行比较是在走一条危险的歪路。工作当中我就见过因为老是要跟同事比较而陷入抑郁状态的人。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

事实上,有些人生来就有了很多的特权。这种特权可以是他们的能力、职业道德、教养或者其他什么的。有些人就是有你所没有的东西。你越早意识到自己对此无能为力,你就会越快乐。

其他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是不是让你感觉很糟心?是的。但是老想着这个又有什么用呢?这只会滋生仇恨。

而且说实话,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的盟友难道不比成为自己的敌人更好吗?

附注: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周围的人总能赋予你灵感。鼓舞与嫉妒只有一线之隔。确保你站在对的一侧。

经验#8 :大型科技公司支付的薪水很霸道(但不是每个人都舍得花钱)。

我当初的目标是搬到硅谷,年收入达到 15 万美元。

我的远大目标是 20 万美元。

我最终拿到了一份年薪30 万美元的工作。不到三年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 70 万美元。我当时的女朋友(现在是我妻子)跟我毕业的时候大概欠了 120000 美元的债务,五年之后我们的净资产超过了 100 万美元。

或许大家现在都已经知道,科技巨头的高级岗位收入是多么的深不可测,但这对我来说却是个新闻。

有趣的是,我知道很多人都很害怕花钱。实际上我并不认得多少是过着奢侈的生活方式,平常会过度消费的。我本人绝对属于第一类。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建议我看看《最好的活法》(Die with Zero),这本书已经列进来我的清单。不过,其背后的心理学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经验#9 :大多数人以为不断跳槽这个主意很妙,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个巨大错误。

对于我来说,这是我过去几年发生的最令人吃惊的心态转变之一。

网上普遍的说法是应该每隔几年就换一次公司。首先要明确的是,跳槽的确有很多好处。一方面,跳槽往往能拿到比上一家更高的薪水。而且换工作也能让你获取各种各样的新经验、思想和观点。但跳槽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做法。

大型科技公司会采取必要措施留住顶尖人才。至于其他的,没有以为工程师是不可替代的,但有些工程师的不可替代性会比别的工程师强一些。拥有大量背景知识的工程师是最难取代的。光是靠砸钱招募新人根本没法取代伴随团队一起成长的工程师所投入的时间。因此,公司对于留住那些有经验了解背景的人才是非常有动力的。

每隔几年就换份工作对很多人来说还是行得通的。对于不在硅谷的人来说,此举更有意义。但对于已经具备大量背景及大量商业价值的工程师来说,这一点还存在争议。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我已经看到了足够多的反例,让我对这个断言充满了信心。一些工程师会通过扩大个人影响力而不是换工作来赚更多的钱。

经验#10:要劳逸结合。哪怕你认为自己不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也要休息一下。

我从来都没有过那种累到想要退出的感觉。但我感觉已经接近了。我的一些同事已经到达了那个极限。以至于辞掉了自己原先梦寐以求的工作。那么这些情况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些人都是我本以为不会累坏的那种人。

要非常小心,不要以为累坏只属于弱者。那种感觉会偷偷靠近你,但一旦你出现了那种感觉,短期内想要修复自己已经太晚了。

那些取得持久成功的人都懂得劳逸结合。到头来这样的人也可能更快乐些。偶尔要放松一下,别一脚油门踩到底。

经验#11 :教人是很美好的事。

对受教者来说,指导的作用是无价的。搞砸了很多年的是别人而不是你!能少走弯路实在太好了。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找到一位好导师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你甚至都不需要正式的关系:要明确“我是你的学员,你是我的导师”。找一个可以谈心的人,聊聊你的职业生涯和你遇到的问题。有一点我很肯定,如果我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交流的话,我的职业生涯之路会比现在远远落后。去面试的时候这一点值得好好考察一下对方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拥有强大的导师文化的公司可能更适合你。

反过来,如果你有经验但一直都不教徒弟的话,不妨考虑收一下徒弟。有的人不断积累财富然后可以捐献出去或者传给自己的孩子/家庭?但只是跟金钱不一样,一旦你不在人世,你的知识、经验跟智慧就没法传承。要把这些分享出去,世界会因此变得更美好。

经验#12:一般而言,好日子不是等来的。

这是我的第一个较为“生活化”的领悟。我学到了一点,期待美好的事情发生很荒唐。

几年前我就开始跟踪自己平常的情绪状况,结果让我我大开眼界。随着对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我开始努力去拿到“更高的分数”,而这又反过来……让我变得更加快乐。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可能是与生俱来的直觉,但这对我来说是新知。带着今天是“美好的一天”的目标醒来,让我可以全面地做出更好、更健康的决定。有时候这意味着可以提前下班或者去预订晚餐。不管是什么,那都是能让这一天变得美好的事情。

当然,这未必总能奏效,但我学到的一点是,等到一天结束后再确定“今天是不是好日子?” 不是过上幸福生活的最佳方式。

经验#13:健康比时间和金钱都要重要。

我要努力过的一种生活是让自己的后悔最小化后悔。我发现这对于帮助我做决定来说是很好的启发。减少长期遗憾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照顾好自己以及你的健康,不管是精神上还是其他方面。

做到这一点花了我几年的时间,而且现在还在进行中。但我已经开始坚持锻炼。我安排了迟来的医生预约。我开始吃得更加健康。

我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短期内已经有所改善,我也相信自己的健康状况在长期内会变得更好。甚至知道自己正在为未来做出好的投资也让我感觉更好。我们当有太多的人把太多时间放在事业上,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健康是1,健康不行其他的一切都是白搭。

所以要抓紧时间锻炼身体。多花点钱在更健康的食物上,该去体检就得体检,别拖了。

当然,(出于不同的原因)现在这些都很让人不爽。不过,为了尽量减少你下半辈子的遗憾,这样的取舍是值得的。

经验#14:建议跟指导只是建议跟指导,不是规则。

总的说来,太多的人有太多的规矩要遵守。当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制定规则是让自己保持一致的好办法。如果你有决策树可以去遵循时,就不需要太多的批判性思维。但你要明白的是,这种说法是有取舍的!

这么做是在减少决策的认知负担。你还没有找到做出“正确决定”的自动化方法。有时候挑战一下传统智慧是正确的选择。

当你从别人人那里了解到各种规则时,请牢记这一点。对比别人管用的东西未必对你管用。在如何度过一生的问题上两个人完全可能会有完全矛盾但同样都是正确的看法。普遍适用的建议很少见,如果说有的话(也许除了“善良”)。

鉴于别人的技能、个性以及权力的不同,你听到的一切都是对他们自己有用的看法。跟往常一样,你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下一步计划

谁知道呢?也许是高级软件工程师?不管是什么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领域,所以我不知道这一切会把我引向何方,也不知道我自己的终局会怎样。

我也是总想着非得超越自己不可。成功会带来成功,直到你认为成功对你来说是理所当然。我觉得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我挣来的,但除此以外再无任何更多。

希望这篇博客能够给看到的带来一些价值,能有我学习和汇编这些经验教训所得到的价值一半就好。

接下来的5年,我会开始新的不断犯错直到成功,然后再进行自我反思的独白。:)

译者:boxi。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