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3.0°C-3.0°C
澳元 : 人民币=4.86
中央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人民忘掉电影院

2022-10-17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人民忘掉电影院 - 1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巨潮 WAVE,作者 | 老鱼儿,编辑 | 杨旭然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14 日下午 14 时,10 月累计票房已突破 17 亿关口,同比去年的跌幅扩大至近 39 亿。2022 年度累计票房达到 273.68 亿。

按这个数据来看,如果不出现重大爆款,今年的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大概率会低于 2021 年。

中国电影可能即将迎来 1999 年以后,二十多年来第二次总票房的下跌。而第一次,是 2020 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电影总票房 204.17 亿元,较 2019 年大跌近 70%。

电影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行业。自电影发明至今,电影院与电影作为同产业的两个组成部分,一直都是共同发展。但现在,这种同步发展的规律已经发生变化。

有人把票房低迷归咎为疫情影响,导致人们不能来电影院观影。但同样是疫情大环境的 2021 年,全国院线能收获 472.58 亿元票房,又有些矛盾。

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但行业出现如此问题,最大的影响恐怕已经不再是疫情导致的人们不愿外出,而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忘掉了电影院的存在。

01 处处皆影院

未来几年,家用投影机数据还将持续增长。

2020 年初,在疫情发生之后,作为密闭场所的电影院成为第一防控重点,成为严防死守的焦点区域。

这直接把电影行业干废了半年之久。

直到 2020 年 7 月 16 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有序恢复开放营业。2020 年 7 月 20 日,全国各地电影院在关闭约半年以后才开始陆续复工。

半年的荒废之下,各大影视相关上市公司在 2020 年交出了最惨年报。

人民忘掉电影院 - 2

万达电影股价表现(2015 年上市至今)

博纳影业 2020 年营收一下跌回 5 年前水平至 16.1 亿元,大降近 50%,净利润降近 40%。万达影业不仅 62.95 亿的营收大降 59.21%,还出现了超 66 亿元的亏损。

Choice 数据显示,2020 年,24 家 A 股影视公司中营业收入超 10 亿元的只有 6 家,有 10 家影视公司全年营收甚至不到 5 亿元,整体营收下降率达 87.5%。有 19 家公司净利润为亏损,亏损率接近 80%。

各上市公司板块中的影院收入,更是大受影响:

2019 年,博纳影业的影院收入为 11.57 亿元,2020 年和 2021 年分别跌至 4.66 亿元和 8.59 亿元;

2019 年,万达电影有 91.22 亿的观影收入,2020 年和 2021 年则分别跌为 31.71 亿元和 70.75 亿元;

横店影视这三年的电影放映业务收入则分别是 20.62 亿元、6.95 亿元和 20.76 亿元。

也正是这一年开始,人们的许多消费习惯悄然发生改变,在电影院观影首当其冲。

告别了电影院的人们,开始试着居家享受影院体验。

根据国际知名研究机构 IDC 公布的数据,2020 年,中国家用投影机出货量 300 万台,同比增长 7.5%;2021 年,中国家用投影机出货量 348 万台,同比增加 16%;2022 年上半年,中国家用投影机出货量 193.5 万台,同比增长 15.4%。销售额超 6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2.9%。其中智能家用投影机市场出货量为 188 万台,同比增长 17.1%。

人民忘掉电影院 - 3

奥维云网(AVC)的预测更为乐观:2022 年全年家用智能投影市场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销量将达 645 万台,同比增长 28%;销额 110.3 亿元,同比增长 27%。

以投影仪整机及配件为主要业绩的 A 股上市公司极米科技的业绩,是人们居家观影习惯养成的见证:

2020 年极米科技营业收入 28.28 亿元,同比增长 33.62%;净利润 2.698 亿元,同比增长 187.79%;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 40.38 亿元,同比增长 42.78%,净利润 4.835 亿元,同比增长 79.87%;2022 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 20.36 亿元,同比增长 20.72%,净利润 2.69 亿元,同比增长 39.78%。

人民忘掉电影院 - 4

相比于传统的观影,投影机和大荧幕甚至可以随身携带,不受空间限制。

根据 IDC 预测,未来几年,家用投影机数据将持续增长。这意味着,其作为一种新型家电,正在渗透的过程中。而人们的使用习惯一旦养成,对于电影院观影必然会产生部分替代。

02 随时有电影

用户的观影需求大规模向线上转移。

人们之所以开始忘掉电影院,其前提其实是电影内容资源的丰富度和选择权。

2020 年,院线电影上线数量骤减,用户的观影需求大规模向线上转移,网络观影迎来爆发期。

看一个简单的例子,2020 年疫情开始的第一季度,腾讯视频会员数量达到 1.12 亿,同比增长 26%;爱奇艺紧随其后,数量为 1.19 亿,同比增长 23%;芒果 TV 会员数量虽然仅 0.25 亿,但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 38%。

人民忘掉电影院 - 5

会员猛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络影视资源大幅增加。

这些资源,第一来自网络大电影的兴起。

2020 年,优爱腾上线重点影片共 270 部,同比增长 81%。全网票房破千万的网络电影高达 77 部,较 2019 年提升超 1 倍。

根据《2020 年度优酷网络电影数据报告》显示,2020 年网络电影过千万影片票房规模高达 13.51 亿元,较 2019 年暴增 156%。

其中,爱奇艺共有 42 部单平台分账票房超过 1000 万,其中超过 2000 万的影片有 10 部;优酷上线影片共 23 部票房过千万,票房规模 3.47 亿;腾讯视频 2 部网络影片分账过 5000 万,共 15 部影片分账过千万。

第二,更多的资源,则来自传统影视公司的版权授权。

上市公司捷成股份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数字版权分销商,主要为影视节目内容的新媒体发行提供一体化的数字化分销及运营推广服务,公司存量版权数量处于市场领先水平。

2020 年疫情之年,捷成股份在新媒体上线多部优质院线电影,包括《八佰》、《姜子牙》、《金刚川》、《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等当年的头部影片,成了影视行业在疫情中少有的受益者。

2020 年整年,捷成股份虽然营业收入降低了 11.69%,利润增加了 46.73%,这在众多影视公司断崖式下跌的一片惨淡中,已经是不错的成绩。到 2021 年,其新媒体版权运营及发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0.8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45%;净利润共计 5.3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22%。

根据今年捷成股份半年报,公司新媒体版权运营及发行业务仍在增长,营业收入 16.9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73%,其中净利润 4.86 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了 55.05%。

除了捷成股份这样专门从事版权运营的影视公司以外,传统影视公司也在不断深耕影视版权的经营,来增强疫情期间孱弱的营收能力。

博纳影业在回应投资者问题时公开称,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自有 IP 资源及版权片库,建立了强大的内容护城河,2019 年 -2021 年公司累计实现版权销售金额 11.85 亿元。

而自疫情发生以来的 2020 年和 2021 年,博纳影业的影院收入不过 12.5 亿元而已。

疫情期间,影视公司们甚至直接放弃影院。

2020 年时,徐峥执导的贺岁档《囧妈》在网络免费首播,这是除了网络大电影之外,首部院线电影在网络进行首播。当时就有人分析,这或许会颠覆传统电影上映模式,让影院变成无用的 " 中间商 "。

也因此,徐峥遭到许多影视公司联名抵制,被认为破坏了电影圈的规则。但最终也不了了之。

版权销售固然能给影视公司带来一些可观的收入和利润。可是问题在于,当海量的版权逐渐成为网络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时,电影院的价值是否会被削弱?

毕竟,电影院里的观众是真的越来越少了。

03 影迷都去哪了?

" 人们无法来到电影院 " 不是托词。

10 月 10 日的消息,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为 14.96 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28.91 亿,跌幅 65.87%,创下 8 年以来内地市场最低国庆档票房纪录。

从数据来看,今年国庆档放映总场次为 270.5 万场,较去年国庆档的 245 万场还增长了 10%,比 2020 年的略降了 14%。

放映场次增加,观影人次却暴跌,这很难用 " 人们无法来到电影院 " 的托词来解释。

这并不是偶然。

2022 年 4 月,《2021 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指出," 中国电影观众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电影观众、年轻观众数量在减少。"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9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 641 亿元,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新高。观影人次达到 17.3 亿人,同样是近 10 年来的新高。但是纵观观影人次的增幅,已经连续 4 年有所下降,在 2019 年这个增幅仅有 0.6%。而平均观影人次,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增加。

人民忘掉电影院 - 6

所以,即便是正常年份,2020 年都有可能是中国电影观影人数的转折之年,更别说疫情来了。

2020 年、2021 年因为疫情因素,导致中国观影人次仅为 5.55 亿、11.67 亿,比 2019 年分别下降 67.92%、32.54%。

据灯塔实时数据,截至 9 月 11 日 18 时 45 分,中国电影市场 2022 年度总观影人次达 5.94 亿。按照这样的速率,2022 年的观影人数再次大跌已成定数。

那影迷都去哪了呢?

人民忘掉电影院 - 7

根据《2021 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显示,观众空闲娱乐的首选分别是刷短视频、看视频网站和打游戏,而看电影仅仅以 39.6% 排第四位,比第三位差出 16.1%。《报告》指出:" 年轻的观众没有观影习惯,对整个电影市场将形成长期的影响。"

随着中国人口规模逐渐到达顶峰,伴随着短视频成长起来的一代逐渐成为了消费的主力军。电影院作为一个 "old school" 的消遣方式,难免会离一个世代的主流娱乐渐行渐远。

这种情况并非中国独有。

根据央视财经消息,美国时间 9 月 7 日,全球第二大影视院线运营商 Cineworld 向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原因是缓慢增长的观影人数难以支撑公司的资金需求。

虽然两地采取了不同的疫情防控措施,人们对于疫情期间外出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但两地的院线行业,却同样陷入了谷底之中。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